一边安慰自己:我不急,我不急。已经二十多年了,不差这几天,我等的起!
然后喝了一口茶杯里的凉茶定定神。
开始找茬儿。
“对了,你刚才叫我什么?‘老婆子?’吃力熊心豹子胆了,敢这样称呼老娘?”
言娘把自己的激动发泄的到老头子身上,双手抚着林老爷的脸颊,劈头盖脸的亲上去。
林老爷一大把年纪了,要不是担心让下人们看笑话,都要抱头鼠窜出门了。
等阿松收到雍正皇帝驾崩了,五阿哥登基的消息,哦,大哥家小惠南是皇后了。
阿松觉得是时候回家探望父母了,几十年没见过父母了。
虽然能时不时的通过暗卫收到家里的信件,但还是想亲眼见到父母。
再不回去,怕没机会了,老爹已经八十余岁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多岁已经是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了。
回去后也不怕人询问,理由都是现成的:自己受伤失忆,被过路商船救起,人家看自己穿着,以为有利可图,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到南洋把自己赶下船。
自己虽然失忆,但学到的知识好记得,于是赤手空拳打拼出一份家业。
后来突然想起来了,自己就回来看望父母。
不过遗憾的是,自己奋斗小半辈子的事业都在南洋,可能还得回去。
不过,这都需要皇帝允许。
说着,阿松都有些脸红。幸好自己留着络腮胡子,大家看不到。
阿松这一次回来,乘坐的是西洋人制作的超百吨的海船,说是要献给皇帝。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当年阿松在南洋站住脚后,出巨资从西洋商人手里购买了一搜西洋船只,然后自己招募工人,仿造大海船。
这才有了后来横行海上的李氏霸主。
最重要的是,阿松献上了详细的世界地图,尤其是关于南洋、满刺加、澳洲等离大清大陆较近的地区。
这地图很具有军事价值。
乾武5年春,阿松带着他的西洋媳妇儿回来了。
进献给皇帝西洋出产的超百吨的巨大海船,完善的世界地图,尤其是大清南边,南洋一带尤其的清晰。
不仅如此,还有世界各国势力分布图。
用于行军打仗也不逊色!
这更让皇帝君臣充分认识了西洋各国虽然国土面积小,但那束缚不了他们的浪子野心。
大清如果不调整既往闭关锁国的政策,会落后于时代。
西洋各国也不会放过大清这块肥肉!
阿松功劳可以比肩大明之郑和。不,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加上这家伙根正苗红,皇后母家亲叔,内阁经过商议,皇帝下旨賜封博远侯!
成就了林佳一门双侯爵美誉。
匆匆二十余载,去时昂昂青年,回时已经满面沧桑,鬓发夹有银丝。
庆功后,终于能闲下来好好说话了。
近几年,从收到雍正帝身体不好的消息后,阿松就开始准备这让几个孩子慢慢接手自己的势力,留下足够的人手辅佐孩子,准备回国。
等收到乾武帝登基的消息后,打探到自家在新朝一切都好,就开始返程。
言娘只知道阿松有三个儿子,具体的情况还没来得及细说。
原来继承英国伯爵爵位的大儿子跟随母姓,姓氏里有“林”的音译。二子三子跟随父姓。
阿松显然继承了国人骨子里对土地的热爱,这些年,在欧洲各国的重要城市周边,购买了大量的土地。
言娘知道后,突然想起上世英国那个有名的公爵,家族祖传大量的土地,连英国女王的白金汉宫都是建在他的土地上,需要向他交租。
自己混血大孙子的后代,如果不出败家子,家产能传承到后世,那不就和那位公爵异曲同工之妙嘛。
言娘叮嘱阿松,给自己未谋面的大孙子写信时,记得提醒他土地只会升值,不要无辜收买,最好能传给后人!
言娘和林如海都知道,他们这辈子不大可能见到这个混血大孙子了。
他的母亲女扮男装继承的伯爵爵位,他又从她母亲那儿继承的爵位。
在这个时代,西洋君权还不是装饰品,如果消息泄露被揭穿,面临的可能是杀头的危险。
几年后,这位大孙子竟然改头换面,让阿松家的老二帮忙,以私人身份来了一趟大清,对言娘和垂垂老矣的林如海是意外的惊喜。
他的孝心,让言娘和林如海很是受用,临分别时,塞给他很多大清的珍贵特产。
这都是精品,在西洋的商铺里买不到的珍品。连大英王室都不一定有,足以当传家宝流传后世!
尤其是皇后听说自己这个堂弟,赐下好多皇家内庭珍品。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年,言娘都在学英语。
有上世的底子,这辈子进度还不错。
连林老爷,闲暇时,也会跟着学。
盼望着什么时候,阿松给他们生的几个孙子回道大清,能顺利的跟他们交流。
实际上,这是言娘和林老爷夫妻二人,太是思念儿子,忘记了跟在他身边的众多暗卫。孙子肯定会被教导中文!
即使他俩不学英语,将来见面了也不会有语言隔阂的。
这一次只阿松夫妻俩回来,他们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前途未卜的前往大清祸福难料,儿子的顾忌也是情有可原。
现在真的回来后,知道一切情形比预计的还好,阿松已经给几个孙子写信报平安了。
并希望他们有时间能过来一趟,探望祖父母,以后不留遗憾。
祖父母的年纪大了,尤其是祖父,还没见过他们呢!
阿松的混血大儿子暂时不能动身。
接手阿松南洋势力的二儿子和在北美混的风生水起的三儿子过来了。
阿松家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
言娘一见两个孩子,就可以保证,两个孩子一定是异卵双胞胎。
发色和眼睛的颜色完全不一样,一个像爸,一个像妈。
据阿松说,老三和老大很像。老二比较像老林家的人。
怪不得送让老二接手南洋势力,黑发黑眼,和亚洲人最像了。
这一次团聚后,阿松把他二儿子生的长子留在身边教导。
阿松说,自己身上的爵位以后要传给二儿子一脉。
在北美洲的三子,已经给他置办了足够的土地。
当年收到老爹蒸汽发动机成功的消息后,阿松翻看书籍,查找煤炭、石油出产地的特征,然后当机立断的带着媳妇儿出发美洲。
大量撒出人手查探,然后大量购买地下可能埋藏煤炭、石油的土地。
有的还是从其他人手中购买的。
言娘听后,哦呵,说不定到了后世,老林家的后代中还能出个石油大亨呢!
林家出海失踪的二公子回来了!
还真的带回来宝藏了!
被皇帝封爵了!
这个消息立马轰动了!
还有好多人记得几十年前那部戏剧,人们纷纷感叹,果然母子连心!
当年孙公主不相信儿子不在了,坚持不让建衣冠冢,现在,儿子竟然真的回来了!
大家下南洋的热情,这会即使家里老人反对,但挡都挡不住了!
当年对下南洋心动的孩童,已经长大,当家做主了!
弘昼小时候因为年少慕艾,偷偷关注林家的海货铺子,对西洋事物感兴趣。
登基后,很关注西洋方面的信息,什么文艺复兴,打破神权,王权,君主立宪制等等。
虽然觉得君主立宪制是一派胡言,但不管如何,对西洋越是深入了解,越发现他们的浪子野心。
据收到的信息,知道西洋人到了美洲大陆,大量屠杀当地人。
看了北美洲原有土著的画像,和大清人长的很像。
这怕不是以前从中原大陆过去的吧。
如果他们攻占大清领土,是不是也会大量屠杀大清民众?熟可忍孰不可忍。
即使不会大量被屠杀,还有那被瓜分的印度,被奴役的人民,就是前车之鉴。
言娘记得后世欧美人很有名的节日,感恩节,感恩美洲当地人,在他们登陆美洲大陆的时候,热情好客的招待了他们。然后站稳脚跟,就毫不留情的大肆屠杀当地人。
当地人妥妥的引狼入室。
这是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印度,人种不对!”当年林如海一收到关于印度等级制度的人种描述,就肯定的说到。
不愧是明察秋毫林老爷。
印度,在历史上被白种人雅利安人攻打下来后,设置了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把当地人压制在社会最底层,一直不能翻身。
言娘前世看艾教授的视频,被他的话激动的热血沸腾。
他说,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祈求出来的。
言娘大致记得他评价清政府说,清朝老祖宗不干正事儿,没能开疆拓土,积极防御,扩展生存空间,只盯着眼前那一块儿。要是能对外开疆拓土,把社会主要矛盾转向对外作战,老百姓会被反清复明的人蛊惑,出海挣钱还来不及呢。
他还说,宁背一世之骂名,也要子孙万代享福。
这些话是真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说的。
但言娘觉得,对这个时代的大清也适宜。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林如海很赞同言娘的这个想法。
也在积极往这方面推动。
止戈为武,你只有手中有枪,能御强敌,才能化干戈为玉帛。
这些,弘昼都听媳妇儿和自己讲过。
在自家媳妇儿的影响下,也看了一些明末思想家,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文章。
弘昼带着皇后、太子亲临天津港,参观了这艘大船。
对林氏提议的建立海军,重组大型造船厂更心动了。
手里有阿松献上来的大海船图纸,有什么犹豫的呢。
分别在大连、淞沪、广东设立政府督办的大型造船厂。
调动沿海部队,进行海上演习。
一声令下,大清大航海时代开启!
弘昼觉得,自己要像媳妇儿说的那样,做难而正确的事。
第二□□堂上,致仕多年的林如海,又一次上朝递折子。
这都是预先商量好的,弘昼让太监当朝宣读。
折子大意是:大清需要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