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边、钟表、数学、惊喜来袭

不过,羽绒被太暖和了,暂时用不上。

睡下不久,言娘和林老爷又从床上爬起来,需要换薄被子。

大晚上的,言娘也没叫丫鬟过来,自己动手叠起来。

“老爷,这些东西给京城送过去让人试了吗?”言娘一边叠被子,一边问站在床下等着接被子的林老爷。

“早就送过去了。北京现在应该都下几场雪了。”林老爷好脾气的回答道。

要是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

“哦,也不知道保暖效果怎么样。”言娘明知故问。

“根据刚才的感觉,保暖效果应该不错!”林如海心情不错,又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儿。

腊月的时候,林如海收到京城的来信,说羽绒衣和羽绒被保暖效果不错。

于是林如海当即就给皇帝上了暗折,可以为边境苦寒之地的将士们制作羽绒的衣服和被褥。

羽绒服轻便保暖,更益于将士们训练。羽绒被便于夜里保暖。

并请求允许自己家出售这种衣服。

康熙帝准了。

林如海是文臣,关于将士们的提议有些过界。所以他就用来暗折保密,只让皇帝一人知道就好。

虽然皇帝允许了,但林如海并没有让商铺立马售卖。

而是再次命令试衣服的相关人员保密。

而是等第二年,皇家发往苦寒之地的羽绒衣物出发之后。

有商铺开始售卖羽绒衣物了,林家也不怕犯众怒,直接才让各个商铺开始售卖,并在门口张贴制作过程。

考虑到大部分老百姓不认字,并做了画图说明。

每天都有伙计对着老百姓读几遍。

希望这个保暖法子尽快的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从而用上。

当然,图画原稿出自黛玉的手笔。

之前请了一个西洋人教画画,黛玉有绘画基础,很快就掌握了西洋画的基本画法。

即使以后西洋人走了,也不担心下面的弟弟妹妹没人教西洋画法了。

鸡鸭鹅是常见的家畜,富贵人家有皮裘大衣,看不上他们的毛。

但对于贫苦老百姓来说,不啻于一件棉衣。

要知道天气寒冷的冬季,保暖衣物不够,很容易得风寒。

风寒有时候会要人命的。

贫困人家,请医问药会是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林老爷升任知府这几年,继续增加砖窑建设,争取让辖区内的老百姓都盖上砖瓦房,推进道路建设。

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每个大的村落设义塾,几个小的村落就近设一个义塾,官府出钱,订立考核、奖赏制度。

要知道随着肇庆的路越修越长,老百姓的生活变好,吸引过来的商人也多。

过路费也不少税钱。

康熙38年初,林氏学堂一开学,林如海就把阿寿送进学堂了,离家近,每天接送。

去多接触一下形形色色的人。

阿寿进学堂前,言娘关心的询问学堂现在的情况。

据林老爷说,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有开设,还开设了杂科,什么农业、医学、经商等。

要学生既学习靠科举的事儿,也知道生存手段。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科举成功,更多的是掌握一种立身之本。

“有数学吗?”言娘追问道。

林如海无奈的看了她一眼,不屑回答她的小儿科问题。

“君子六艺中‘数’应该就是你说的数学。”孝顺儿子阿寿给她解惑。

“哦。”言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一时没转换过来。

“是不是大家不重视这门课呀?阿寿要不好好学数学,回来请你吃竹笋炒肉!”言娘恩将仇报,恶狠狠的对儿子说到。

林老爷跟着点头。

阿寿内心:“······”

我什么还没干,亲娘已经给我预备好荤菜了。

黛玉捂着嘴憋笑。

显而易见,学的人不会多。

言娘想到后世对数学的看重,数学是一切理工的基础,而理工科是强军强国的科目。

而为了打压中国崛起,用心险恶的外国势力,都把魔爪伸到国内小学生的数学课了。

“既然它属于君子六艺,即使科举不考,也要好好学呀。小到平时的买菜算账,大到盖房经商,上升到政务上,计算人口、修河堤、建桥铺路等等,不都需要用到数学。别给我说有下面的人呢,当官干什么?庙里的菩萨吗?自己一点儿不会,等着被下面人糊弄,将来贪腐案爆发,成为过河的泥菩萨吗?既然先辈们给我们研究出那么多数学专注,什么《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算术》,那后世子孙也应该学学吧。”

林老爷点头,“我回去和学堂的人说一下。”

“那就给奖励吧。荣誉加物质奖励。我掏钱负责物质奖励,老爷准备荣誉奖赏。”言娘想到后世学习鼓励学生进步的法子。

“是个好法子。家境殷实的会看着荣誉,家境普通的会看重物质。郡主把所有学生一网打尽。”黛玉赞誉道。

“是吧。”言娘恬不知耻的自得到。

“阿娘最棒了。”这是拍亲娘马屁的阿寿崽子。

林如海颔首同意。

康熙38年万寿节,林伯爵府一下子进奉了是柔软带弹簧的床垫、躺椅,自行车、三轮车。

等大家知道这些发明的前因后果,都有些捶足顿胸。

这些都是稍用些心思都能琢磨出来的,但大家都没关注。

感觉损失好大!

觉得应该回去让自家的工匠们学学。

于是,很快,肇庆的、广州城的、京城的林家铺子,在出售定制四轮大马车之后,又出新品了。

这新品有些很受身娇肉贵的小姐太太们欢迎。有些很受平民百姓欢迎。

这让言娘每次看到看到送回来的账册,就会心情格外明媚,吃饭都会胃口大开。

当然,林家也在自家商铺门口粘贴自行车、三轮车的制作过程,这些是对老百姓用的上的。

希望能广泛流传开来。

当然,木工们最高兴,他们手里有技术,现在免费得了林家的法子,能很快的复制出自行车、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