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人一前一后的这么早到学校上自习渐渐被班上的人察觉。先是苏宜宁,她也是早到学校的那一波,当发觉那三个人到学校到得那么早以后,她忍不住也提前了到学校的时间。
接着就发生了人传人现象,人人自危。
早自习是7点15开始,之前班上的大部队都是7点到学校,现在6点半教室就基本坐满了。
陈知然后知后觉地发现班上的人都到得很早,于是对陶雨泽欣慰道:“我们班的人都好努力啊。”
陶雨泽:……
看来罪魁祸首一点自觉都没有。
全教学楼都还黑着,只有9班早早开了灯,整整齐齐坐满了人,还刚好在最高的一层楼里,真的像什么指路明灯。
这样的9班自然会被各个班级的老师当作榜样讲给班级的学生听,于是整个十六中的早自习生生靠全校学生的自觉提前了半小时。
雷校长被李林伤透了的心终于好受了一些,如果学校的平均分能狠狠往上提,他说话会更有底气。
在每个人的加急学习中,半期考试来了。
因为统考的排名,这次她的考室挪到了第二个教室的前几个座位上,和陶雨泽中间就隔了一个人。
这个教室里还有好些是9班的人,互相之间也不说话,整个考试的气氛与陈知然统考时的考室截然不同,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地复习或是静静地闭目养神。
因为那一次演讲,全校都知道了陈知然,她坐在位置上时都还能听得到旁人还在议论她。监考数学的是一个她不认识的老师,表情严肃地站在讲台上。
铃声响,发卷子。
陈知然照例先翻了一遍,对整张卷子的难度有了认识。这张卷子很可能是教他们数学的冯凡冯老师出的题,都是比较正,但是考察很全面的题,颇有高考题的风骨。
一开始陈知然做起来简直是得心应手,她甚至觉得自己这次可以试着冲刺一下满分。
于是她做题速度慢了下来,主要是怕题里面有着自己没发现的坑。这种失分往往看上去一个“马虎”就可以解释,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对公式不熟练,对解题模型也不够清晰,一开始就理解错了,亦或是中间做了多余的计算,增加了错误概率。
一路顺风顺水到了最后一道大题,非常出乎陈知然的预料的是这道题一下子提高了不少难度,和前面的题相比简直是断层级别的。
最近刷到的题里居然没有相似的,陈知然一下卡住了。
面对空白的试卷,她的大脑也空白了好半天。
她深呼吸了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让自己重新仔细读了几遍题,读着读着,反而觉得有几分熟悉起来。
但这不是她这几个月做过的。
陈知然冥思苦想了半天,忽然记起这种题型她在哪里看过类似的了。
是在他们培训机构老师新出的大招课里,那个大招课本就不是为想要补差的学生准备的,而是给想要提优的学生用的,所以涉及到的题都按照最后一道题的难度设置。
其中有一道就和这个很像,虽然也不是一模一样,但当时那道题的解题路径已经给了陈知然思路,她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感,赶忙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