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欢乐的时候,旁边传来了哭声。
他们看过去,只见顾家曾祖父正在安慰一人,那人抹着眼泪道:“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我就考上秀才了!我当时应该在考场里多呆一会儿,多琢磨琢磨文章,将文章改得更好一点,这样说不得就重了,怎么就想着过不了就交卷了呢??!”
有几个佾生就跟着叹气,顾家曾祖父宽慰他们:“你们往好的想,能中佾生是对咱们能力的肯定,也有力气以后继续考,这是好事。”
“今天高兴着呢,别这样。”
周围的人劝了几句,哭着的人才破涕为笑。
顾思暗自庆幸自己第一场没有放弃,一直待到快要收卷的时候才改好,不然现在坐在那里后悔的可能就是他了。
左惜时这个时候红光满面的过来了,顾思刚开始还觉得正常,见他来了坐着也不说话,才发现不对。
“你怎么了?”
“发热呢,你离我远点。”左惜时有气无力地道,还是不忘感谢顾思,“吃了一天药了,还是没精神,还得多亏你提醒我娘呢!”
正说着,一队衙役举着肃静,回避等牌子来到了院子里,正在列队。
这都是知府的仪仗队,大家知道要出府了。
有拿着牌子的差役在旁边等了一会儿,此时对大家道:“请各位相公们跟小的来,咱们的位置在这边。”
大家都起身排队。
“案首请站这里,第二第三请站这里,第四第五第六站第三排,七□□第四,余后都是这样站。”差役安排着站位,态度恭敬,与考试进场时的呼喝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家排好队,有人敲了一声锣,院子里逐渐安静下来。
孙知府这个时候身穿官服,带着一群仪从从众人旁边走过。
准备妥当后,有人大声喊:“开门!”
六个差役立刻跑上前,拿下门栓,伴随着轻微的声音,六扇仪门打开了!
“开炮!”刚才的人继续喊。
“砰!”的一声大响,接着又有两声响起。
“奏乐!”随着这一声响,旁边的乐队奏起了美妙的音乐。
乐声中,知府带领仪从先从仪门经过,而后是各县的新秀才们。
顾思到过府衙的仪门前,到过试院的仪门前,因着向来知道仪门不开,也就没有什么想法。直到现在从仪门中经过,他心里突然升起了一种别样的膨胀的情绪来。
大家一出仪门,衙门前的街道上的百姓们都欢呼了起来,有人放起了鞭炮来,劈里啪啦的响,并大叫:“楚成礼!”
吆喝声四起,鞭炮声响起,有人呼喊着各位新秀才的名字,比过年前的集市还要热闹。
“顾思!看这里!”
“哥!”
顾思看过去,发现他舅舅和舒秩在一起,舒秩手里还拿着彩带对着这边挥舞。
顾思对着那边笑着招了招手,往前走了一段,发现顾耕和王爷爷他们也在人群里。
顾耕对着顾思笑,亲自点了一串鞭炮放,对着顾家曾祖父叫:“二爷!”
顾家曾祖父荣光满面,身子都轻的飘了起来。
围观的人群随着队伍一跟向着学宫的方向去了。
从衙门到学宫的距离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顾家曾祖父学觉远,只觉还没走路就过半了。
四周围观的人兴奋的望着人群,见了自己县里的人来了,就开口说这是他们县的,兴奋的很。
来得最早的人都是新生员的家人朋友和爱看热闹的人,有些不着急的人听到声音声,也从家里跑出来看。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顾名也在人群里张望着。
顾名昨天晚上就回来了,只是在关城门之前才进的城,风尘仆仆又长了胡子,整个人看着劳累的很,就先回到了东家的店里收拾一番。
收拾完了一看时间都晚了,怕去了舒家还要叫门打扰人休息,就在店里睡了。
躺在床上却有些睡不着,又想回舒家,又担心,才发现自己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害怕,害怕回家听到不好的消息才有些不敢回去。
不然叫个门也不是大事。
他睡得晚又赶路累,早上卯时末才醒来,梳洗后想要回舒家去,东家劝他:“店里刚好没车没驴了,你路上要是找不到拉人到车子,这过去要是家里没人,还得再折回去。万一要是错过了时间,到时候岂不是不美?”
顾名听后就有些迟疑,东家继续道:“店里往前走两条路就是衙门去文庙要经过的地方,你就在那里等着。”
学宫里供奉的是先贤孔子,又称文庙、孔庙。
顾名一想也是,东家就叫他吃了饭再去看。
等顾思吃完了饭,东家递了几大串鞭炮给他,笑道:“这个送你,要是见了你们西乡县的生员,你就全放了。”
“谢谢东家。”顾名道谢,拿着火石鞭炮就到了去文庙的那条路上,觉得有些心急,就顺着路向着衙门的方向走。
没走一会儿就听到了奏乐声,顿时一个振奋,向着那边快速跑去。
知府的仪仗开路,百姓跪了一地,等人过去后就起身。
顾名见着有差役拿着西乡县的牌子,整个都紧张起来,眼睛不一错眼的盯着里边的人看,手不自觉的在衣服上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