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试人少,也不分哪个县,大家一起进。
“咱们等一小会儿,免得被踩着了。”顾思跟曾祖父慢慢的跟在后边。
覆试还是学政主持,两人进去后,在仪门前等着被搜身。
覆试的搜身比正场的简单一点,速度倒是很快,两人从东南角角门进去,跟着人群向着大堂方向走去。
正场每个县中一二十个人,九个县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个人,考试地点全都在大堂。
大家在大堂前的月台下站定,有几人出来。
两人拿着名册的人,一个开始点名:“我叫到的出列,拿着浮票过来验明身份。吕字五。”
马上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上提着考篮上前,把自己的浮票给了点名旁的另一个,对方对着相貌册看一下,再看过浮票后点头,这人就拿着自己的浮票,领了试卷,进场。
覆试点名点的是座位号,不点真名,被点到的的一个个上前,倒是很快到了顾家曾祖父这里:“来字七。”
顾家曾祖父立刻上边,将浮票交给对方,查验过后,进入大堂。
顾思多等了一会儿,才叫到他:“天字十四。”
他上前,人群里有一点微微的骚动。
大家都看到顾思年龄小了,只是惊叹他有天赋,除了第一场跟他一起提堂的那些人,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天字号的。
天字号,都是被提堂的童生。
代表着他在县试或者府试里考了个头拨,院试又过了,说明成绩稳定,这次覆试应该也能过。
顾思验完身份以后,入堂,找座位坐下。
这次座位之间的位置就很挤了,顾思坐下后找了一下,他曾祖父刚好和他在一排,这样开考后看不到他。
点名很快,覆试大家都很积极,后边来得也在点完名前来了,开考的时间就比预定的早了两刻钟。
覆试流程和正场一样,学政在大堂写下试题,书吏抄到题牌上,到大堂走动一圈,让大家抄在卷子上。
院试覆试考八股文一篇,诗一首。各县第一道试题还是不一样。
顾思看到了西乡县的题,还是截搭题。
顾思觉得做学政也不容易,全省巡视一遍,光院试就要出快两百道题了,加上科试和岁试,光题就要出几百题不能重复不能相似的,这题还要避开别人出过的。
肯定要在考试过后,拿个册子把出过的题记录一下,再次出题前把出过的看一遍。不然要是没记住,题出重了就不好。
难怪都要想截搭题了。
他要是当学政,也觉得截搭题出起来最安全,只要自己在心里设一个截搭的分类,和别人和自己出的题重复的几率很小啊。
顾思看一题,开始考虑怎么破题。
覆试的倒是做的很顺畅,答的很快。
他快,还有比他更快的。
能在这里的,都是挑出来的优秀人才,顾思还在想试帖诗的时候,已经有人交卷了。
等顾思把卷子答好,一看,竟然有快要一半的人交卷了。
他收拾好东西,交了卷,领了竹札,拿着考篮出去,在角门墙下的阴凉出等人。
等了有半个时辰,才等到人。
顾家曾祖父满脸笑容:“你还说我,怎么也在这里等。”
顾思能说“我怕你中暑我在场的话好能及时应对”吗?
他笑了:“这边墙下凉快,出去还得晒太阳。”
“你答的怎么样?”顾家曾祖父着急的问。
顾思说了,又问他:“看你这样子,覆试答的很好了?”
顾家曾祖父笑了:“答得很好,能不能拨府全看命了。”
汉中府拨府二十多人,不是平均的每县一两个,可能这个县里三四个,哪个县里只有一两个,甚至一个都没有。
两人相互询问答题细节,出了门,交了竹札,刚好放牌。
出了试院,上了车,顾家曾祖父想了想:“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什么事?”顾思想了一下,现在就只等明天覆试出成绩,然后交结印费,没什么重要的啊。
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