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 120 章

一片死寂后,刘备叹了口气,他抚着额头苦笑了一声。

“曹公有忠勇之士。”

天下诸侯,要论手下能人多少,袁绍首当其冲,曹操身后也有大半个颍川的士族,可真要说起省心,却还是曹操麾下更加太平。

“玄德公过谦矣,”荀晏说道,“关将军、简君、糜君等人皆对使君一片忠心。”

听到熟悉的名字,刘备心下微微一动,却也不是很担心,若荀清恒还要利用此事发挥,那便暂且不会动他的原部,反而会待之如己出。

这便是大义,令他自己都想要发笑的大义。

“如此,”他坐直了身体,凝视着面前面色苍白却仍不掩姝丽容色的郎君,半晌才道,“君欲如何处置备?”

若是要杀他,早便可以动手,何必留到现在?如今他们再次见面,只能说明眼前之人别有用心,看似全然听从曹操之意,却也未必如此。

“公有治世之才,”荀晏半垂下眼眸,看不清神色,“中原征伐不断,何必固守于此。”

“待此间事了,刘备亡于下邳,刘君可往辽东,”那年轻郎君温和的笑了笑,伸手进去拍了拍刘备的肩膀,“高句丽、乌桓、公孙度……使君大有可为。”

刘备怔住,狱室内跳动的烛火照得他的脸庞忽明忽暗,他沉默了许久方才再次开口,“君所为恐怕与曹公之意有所相悖。”

荀晏不答,刘备也不执着于这个答案,他仔细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人,幽幽说道:“君胸有丘壑,难道不知曹公暴戾有余,心无汉室,并非良主?”

“何为汉室?”那据有一州的荀氏郎君反问道,语气少有的有些咄咄逼人,“所谓匡扶汉室,匡扶的是文景的汉室?高祖的汉室?亦或者是灵桓的汉室?”

不知为何,刘备突然想起了曾经在许昌见到的那位尚书令,风雅、从容、行止永远合礼,那是一个再标准不过的名士,他的处事永远公正,并不偏向曹操,也不偏向君主,让人难以明了他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

这位徐州刺史也一如他的兄长,温润、低调、除却年少时刺杀董卓之行锋芒毕露,此后便安安静静当一个合格的臣下,他优秀、好用,如所有的颍川名士一般。

可在这四下无人,阴暗沉郁的牢房内,他却看到了与荀彧全然不同,堪称异于常人的一身反骨。

颍川荀氏真是个叫

人看不懂的家族,他原以为自己对这个家族也算是颇有了解,但最后仍然得承认他并不了解这些荀氏子。

“汉室是什么样的,公如何知晓?公心中所想的汉室,是刘备的汉室,还是刘协的汉室?”

荀晏站了起来,他的半边身子没入了阴影之中,露出半张没有血色的俊秀面容,这张脸平日里往往是温和带笑的,这会却面无表情,如冰玉一般,他居高临下看着一栏之隔,虽为阶下囚却令曹操都忌惮不已的诸侯。

“谁匡扶的汉室,汉室便是什么样的,曹公又有何不可。”

他最后平静的说道。

刘备仍然席坐于地,即使抬头看人也不显局促,他只是轻轻呼出了一口气,看着淡淡的白雾袅袅散去。

“何至于此。”他说道。

“能与司空争雄者,唯公也,”荀晏笑了笑,扶着栏杆轻声咳嗽了几声,“……只是对不住玄德公了。”

刘备也笑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应该为这一个两个对他的高看而骄傲,还是应该为这般忌惮而沮丧。

“清恒所求为何?”

笑罢,他问道。

“所求……”荀晏已经转过了身,他慢吞吞说道,“晏所求……不过大一统而已。”

“所以只能麻烦玄德公先出局了。”

中原就那么大,不需要这么多的英雄。

天下诸侯你来我往了这么多年,总归要有个消停日子,他只是选择了相信曹操能够走完这条路,他也不吝于提前为其铲除障碍。

沉重的石门再次关上,一点点吞没那缕亮光,交叉的长戟复又拦在牢房之前,狱吏沉默的守在那儿。

荀晏驻足于狱前,沉思了许久许久,看守的狱吏皆一脸正色不敢上前打搅,蓦的他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向前边挥手。

最近升职加薪的应许同志连忙一路小跑了过来,一脸肃穆的正欲行礼,身前的主君已经迫不及待抓住了他的手,一下子被抓了一手的冷汗。

“应君,”那年轻郎君声音虚弱中带着绝望,“疼死我了,快快快扶我一把。”

他腿都软了,他怀疑再和刘备唠会嗑他就能直接看到走马灯了,三天没吃饭尽喝那见鬼的苦药去了,他没点别的毛病也能直接饿晕在这。

但气势不能丢。

等他被半架着走出了长廊,看到站在阳光下的女郎时,荀晏感觉这回是真的腿软了。

“怎么不跑了?”荀安面无表情的问道。

“……腿软了。”

等被提溜到了车上,荀晏望着年轻女郎纤细的背影想了许久。

他觉得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得想法子先寄出那封往许昌的信。

那封信必须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