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

要是她现在进入常山郡帮袁绍对付黑山贼,指不定事成之后,他就要倒打一耙,说张晗无诏越界,其心可诛。

郭嘉颔首赞同,正要出言附和,却有传令官突然来报:“将军,雁门太守家的郎君郭淮,带了许多物资前来劳军。”

张晗轻叹,郭淮啊,也是太原郭氏的优秀子弟呢。他特地来此,是为了两人儿时的情谊,还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去宣他进来吧。”

郭嘉起身,似是要回避。张晗制止了他的动作,“不必离开,一起见见吧。”

不一会儿,一个目若朗星、清新俊逸的少年朗就进了帅帐。

他垂眉敛目,规规矩矩地朝张晗见礼,“郭淮拜见将军。”

张晗请他免礼,半真半假地嗔怪道:“怎么如此生分?以前阿淮不是最喜欢追着我喊阿姊了吗?”

坐在旁边当背景板的郭嘉眉毛一挑,甚是意外地打量着这个进来的少年人。除了身边的几位心腹,他甚少见张晗待人如此热络。

看来其中大有内情啊。

他原本还只是简单地以为,这是太原郭氏坐不住了,才会派出自家的子弟来试探张晗的态度。

被提起年少时的糗事,郭淮微微红了脸颊,“临行前家父特意告诫淮要遵守礼数,是以淮不敢放肆。”

“未曾想到,阿淮也会有认真听郭世伯话的一天。”小时候的郭淮就是一熊孩子,整天将家中闹得鸡飞狗跳,更别提好好听话了。

再次被提起小时候的糗事,郭淮简直羞得无地自容,抬起头来恼怒地瞪了张晗一眼,“家父已经为淮取了表字,将军应该称呼淮为伯济。”

倒也不错,算起来郭淮已经十七有余,确实是该取表字了。虽说按理来说是及冠后再取字,但士族子弟通常都会提前几年,以便于人际交往。

张晗看着郭淮面红耳赤的样子,暗叹一声:这么多年了,炸毛的样子还是一点儿没变。

她熟练地捡起多年不用的顺毛技巧,开始安慰眼前的少年。

那些由身份立场带来的阴霾一点点散去,张晗眉开眼笑地和郭淮追忆起了往昔,直到天色将暗,她才意犹未尽地让人离开,“伯济远道而来,且去好好歇息吧。”

郭淮依言离开。

张晗转头就看向郭嘉,“奉孝,为我拟一份征辟文书吧。”

郭嘉不反对也不赞同,只是幽幽地问了一句,“主公,逗弄纯情少年的滋味可还让你开怀?”

这话怎么越听越微妙。

张晗琢磨了许久,但还是没琢磨出味道,便只好义正辞严地反驳道:“我刚刚分明是在从他口中套出有用的情报。”

“哦,主公从中知道了什么?”

张晗思索片刻,答道:“太原郭氏不愿长久离开并州的权力中枢,所以才会派郭淮前来劳军。”

“不过伯济本人似乎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内情。”

郭嘉语气不明,缓缓道:“如此说来,倒真的是位纯情少年了。”

张晗颇为奇怪地看向郭嘉,“这话你说出来自己信吗?世家养出来的传承家族的子弟,有几个是缺心眼的?”

郭淮即便不知自己与太原郭氏的种种利益争斗,怕也凭借自己的智慧猜到了几分,所以再次重逢时才会坚持恪守礼仪,一口一个将军。

郭嘉追问道:“那主公征辟他,就不怕日后遭到背叛吗?”

张晗不以为然地回道:“太原郭氏已经做出了利益让步,此番又特地派了我儿时的玩伴来示好,若是再不理会,恐怕他们就要另寻出路了。”

“再者,立场身份的对立也是无可奈何。我既然敢用他,自然也敢信他。”

常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