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以前最喜欢那日勒的眼睛——美丽而富有生机。可现在他的眼睛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让人再也看不到以前的神采。
一切美的事物蒙尘,她都感到可惜。
她不知那日勒心中百转千回的想法,只以为他还在为母亲受辱而难过,忍不住出言宽慰:“令堂虽然已经故去,但总是希望你平安喜乐的,不必过于在意。”
那日勒先是一愣,然后才理解了张晗的意思。
这是被赦免了吗?还是张晗给予他最后的仁慈?比起已经落下的利剑,高悬于顶的利剑往往更让人害怕。
他不敢去赌那一丝侥幸,鼓起勇气问道:“您不将我交给右贤王处置吗?”
张晗不是个愚笨的人,立马明白了他刚刚为什么会那么萎靡不振。
她板起脸,义正辞言地说道:“你是我的属下,就算犯了错,那也应该由我处置,岂有他人插手的道理?”
“我一向赏罚分明,从不徇私。你身为都尉,却带头斗殴,当受军仗三十。念你初犯,又值战时,便暂且记下,来日若能立功,便功过相抵,再不追究。”
当心中所愿突然成为现实,他的第一感受不是感激,而是惶恐。这是真的吗?还是他臆想出来的美梦?
他那双漂亮的绿眼睛微微睁大,直愣愣地看着张晗。
张晗继续板着脸问道:“你可是有异议?”
那日勒如梦初醒地拜下去,“末将不敢。”
张晗眼尖地看到他眼角的泪光,体贴地没有揭破,任由他伏地不起。
许久,那日勒抬头看着张晗,有些紧张地问道:“我能向您求一个恩典吗?”
像是一只刚刚出生的幼猫,怯生生地试探主人的心意。
张晗险些被自己这个比喻逗笑了。
“说说看?若我力所能及,一定给你办到。”
“您能为我取一个汉家姓名吗?”
为什么要取汉名?那日勒多好听啊,寓意也很好!张晗粗浅地学习过匈奴语,知道“那日勒”在匈奴语中是“太阳”的意思。
看着那日勒还泛着水光的眼睛,张晗可疑地沉默了——为什么一个男子也能哭出这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她思索片刻,答道:“不如取名为刘平。平,正也。”
“表字我也冒昧地为你取好了——正则,言其公正而有法则,合乎天道。你觉得可好?”
若是让那日勒来选,他更愿意跟着张晗姓。不过他也明白,匈奴人归顺之后随汉家皇帝姓刘是传统。
抛下心底的那点妄念,他再次俯身拜下,“多谢您。”
您赐我新生,赐我姓名,从此我将割裂过去的所有,全身心地侍奉您,如信徒侍奉长生天。
素商派的人终于找到了张晗的新营地,送来了后续的粮草和打探来的各方情报。
看完素商送来的情报后,张晗慨叹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