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番外三

公府佳媳 江南梅萼 2739 字 9个月前

回哥儿十七岁这一年的初夏, 国公爷因病过世。

已是一城守备的赵桓荣得到消息,带着十七岁的长子和十五岁的次子连夜赶回京城奔丧。

丧事办完,就是初秋了。

赵桓荣带着长子返回辽东, 将次子赵昱存留在京城读书。

赵桓熙袭了爵位, 五房儿孙按着国公爷的遗嘱分了家。中风的老太太还活着,按着国公爷的安排,她由五房奉养。

其它四房陆续搬离国公府之后, 国公府一下子空了下来。

殷夫人将老太太住的令德堂家具全都换过, 重新布置一番, 搬了进去,将嘉祥居让给了徐念安。

回哥儿和淳姐儿都分得了自己的院子, 十一岁的桐哥儿和八岁的槐哥儿因年纪尚小,依然跟着徐念安住在嘉祥居中。

因为赵明坤被逐出了宗族, 作为承重孙,赵桓熙要代其父为国公爷守孝三年, 丁忧在家, 每日除了画画写字,便是敦促两个小儿子的课业。

回哥儿天资聪颖, 早早过了童试,若非国公爷病故, 他今年都可以参加秋闱了。

他自幼由国公爷亲自教导武术, 常在膝下承欢, 与国公爷感情深厚。因旧年伤病之故, 国公爷在过世前已缠绵病榻两年多, 虽是一早心有准备他会走, 但他真的走了, 回哥儿还是很伤心不舍。

这日午后, 徐念安刚把赵桓熙赶到书房去,回哥儿忽然来了。

徐念安有些惊讶,今日并非是旬假。

“娘,我有一件事想与你商量。”回哥儿进门便道。

“何事?”徐念安让他坐下,喝口茶慢慢说。

“娘,我……”回哥儿自小就不是个拖泥带水的性格,可此番刚一开口,便犹豫起来,似是不知该如何措辞一般。

徐念安耐心地等着他,并不催促。

过了一会儿,回哥儿搁在桌沿的手握成了拳头,抬眸看着徐念安正色道:“娘,我想离开京城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天地。”

不等徐念安说话,他移开目光面露羞惭,道:“我知道太爷爷过世不久,府中又遭变动,我不该在此时离开。而且我身为长兄,如此行事是给弟妹做了不好的表率,可是我……我真的没办法静下心来。”

“去吧,你想去哪儿都可以,我和你爹不会阻止你的。”徐念安道。

回哥儿愣住,再次抬眸看向自己的娘亲。

“你是我和你爹的长子,生来就肩负重任。总有一天,你会像你爹现在这样,要担负起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你想趁我和你爹还年轻,府中不用你过问时出去走走,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可以的,不必想太多。”徐念安温声道。

母亲宽容的态度让回哥儿益发惭愧起来,他神情挣扎,“可是……”

“可是什么?父母在,不远游?”徐念安微笑道,“你忘了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出去之后,每到一地都别忘了写信回来报个平安,让我和你爹放心即可。”

回哥儿缓缓点了点头。

徐念安又道:“你爹那里由我去说,但是你祖母那边,只能由你去说了。”

“我打算带祖母一道走。”回哥儿道。

这回轮到徐念安愣住了,“带祖母一道走?”

回哥儿点头,道:“小时候就常听祖母念叨想回金陵,如今她好不容易清闲了,我打算带她去金陵看看。”

“可是你祖母六十五岁了,如此长途跋涉,也不知身子吃得消吃不消。”徐念安有些担心。

“祖母身子还算硬朗,我们走水路去,慢慢行,应当是没问题的。祖母虽已六十五岁,可现在也是她余生最年轻的时候了。若现在不去,只怕将来会比现在更难以成行。”回哥儿道。

徐念安思虑一阵子,道:“你先去与你祖母商量吧,看她愿意不愿意去。”

回哥儿去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后,他又回转,说祖母想等出了孝再回去,但祖母同意让他出去走走。

徐念安遂去与赵桓熙商量此事。

赵桓熙听说回哥儿想出去走走,叹息道:“十二年前咱俩想要出去走走,撇下了他,如今轮到他出去走走,撇下咱俩了,倒也公平。他有武功傍身,再派两个小厮,四名护院跟着他出去,保障他的安全便是了。”

“我觉着,他说的出去走走,是指他单人匹马,出去走走。”徐念安道。

赵桓熙:“……”一句“这如何能放心”到了嗓子眼,终究是没能说出来。

再怎么让人不放心,还能比当初他上战场更让人不放心么?

因果循环,只要自己做了父母,终有一日会体会到当年自己父母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