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科学》!”阎安瑾郑重地说道。
“啊……真厉害。”孙珥言不由衷地夸赞了一句。
虽然《华夏科学》确实是国内一区顶刊,但因为语言限制,并没有被sci收录。所以季知行在上面发表的文章并不能称之为sci论文。
本来,对于一个大三的本科生来说,能在国内顶刊发稿也算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了。但季知行第一篇论文就发在国际顶刊《》上,相形之下,这次发表的期刊就显得有点令人失望。
阎安瑾将所有学生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越发感受到建设国内学术期刊的重要性。
他接着说道:“另外,还有《》《nature》《sics》《orts》《》《》《iety》。”阎安瑾一口气把七家期刊的官名名称说完。
听到《》时,大家都瞪大了眼;听到《nature》,大家都张大了嘴;接着听到好几家顶刊名字,大家就回过神来了——难得阎教授还有开玩笑的时候啊,谁家论文跟大白菜似的。
阎安瑾一看大家的脸色就知道都误会了,他解释道:“不是开玩笑,季知行确实是一口气发了八篇论文。”
——
所有人都愕然失色,八篇!
就是在三区四区的水刊,一口气发八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更何况,如果阎教授真的没有开玩笑的话,那季知行这八篇论文全都发表在国内外一区期刊上!而且还是科学综合类、物理类、数学类领域内的顶刊!
恐怖如斯!!
“老师!”有学生忍不住开口再一次确认,“季师兄真的在您刚才说的那几家期刊都发了文章吗?”
什么称呼尴尬,不存在的!若是季知行真的能一口气在那七家顶刊都发文章,哪怕他比他们小八百岁,那也是妥妥的师兄!
“老师!那几家期刊就是大家认知中的那些顶刊吗?”
会不会是同名的新期刊?
“老师!能问一下季师兄的论文选题吗?”
论文能不能过稿跟选题有很大的关系,打听一下什么选题那么好过稿,他们也可以蹭蹭热度啊。
……
阎安瑾等大家把想问的都问出口了,这才统一回答:“确实就是大家认知中的那几家期刊,选题都是ns方程。”
得到了阎教授的确认,大家纷纷又惊诧了一番。碍于阎教授的威严,不敢“靠”不敢“艹”,“天啊”之类的感叹词完全无法畅抒心中的惊骇,大家憋得难受得慌。
本来跃跃欲试想要蹭热度的学生们纷纷偃旗息鼓,ns方程啊,他们勉强才刚入门,还是继续做实验比较实在。
赵毅和孙珥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他俩在很久以前就知道季知行有意叩问ns方程,没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季知行就修炼到能以ns方程为选题一口气发八篇论文了!
就是……不知道他对ns方程研究到什么地步了。孙珥忍不住把心里的疑惑问出来。
“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并求出了通解。”阎安瑾轻飘飘地留下一句话,然后就离开了。
既然ns方程如今已经有了通解,那么他实验室如今的实验结构就可以做一些相应的优化调整,他要回办公室好好规划一下。
实验室里先是出现了长达60秒的绝对静默,大家慢慢消化了阎教授最后那一句话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惊叫,响彻整个实验区……
学校办公室,朱仁也忍不住惊叫出声:“八篇!真的是八篇?”
季知行点了点头,学校对他以及零重力社一直很关照,他发论文的事也算给学校增光添彩,所以就特地来跟主任报告一下这个消息。
“你小子!很可以啊!”朱仁哈哈大笑,快期末了,他写学期总结写到头秃,季知行的八篇论文就是及时雨啊!
一般在学期结束时,每个学校都会在各自的官网发一份总结报告,集中展现一学期来学校各方面的成就,包括教学成绩、获奖情况、科研突破、硬件发展等等。
但是,广陵大学这学期确实没有太多的正面素材可以写进总结里。
季知行带领零重力社的学生自主研发出零重力座椅可以算一件,但毕竟还未经过市场考验,就影响力而言仍然抵消不了先前范传朔被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过,季知行如今一口气发了八篇论文,且不论是在什么期刊发的,这个数量也绝对足够彰显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了。
朱仁乐呵呵地递给季知行一份纸笔:“你把那八篇论文都发在什么期刊写一下,学校给全体学生发个喜讯。”这也是激励大家见贤思齐的意思。
季知行想到上回的事,提了个建议:“主任,这次合并在一条信息发吧,不然分成八条太打扰大家了。”
现在的骚扰短信、推广短信、诈骗短信等垃圾短信实在是太多了,还是不要再用八条讯息轰炸大家的手机了。
“行啊,一条就一条。”朱仁也没想太多。上次发表的期刊不是《》就是《nature》,当然值得大书特书。不过,这才过去6个月,朱仁也没指望季知行能再创辉煌。
他探头看季知行写的期刊名。
“《华夏科学》啊,好!”
这是国内一区顶刊了,他本来还想若都是三区四区的,那写进总结报告就得稍微用一点春秋笔法。
“《数学年刊》,好!”
又一个一区,这是国家教委委托震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数学刊物,也很不错。
在看到季知行写下《美国数学会杂志》时,朱仁有点不淡定了,他指着那一行字问道:“这是……哪个杂志?”
季知行停下笔,回答道:“就是《iety》。”
朱仁看了看那行字又抬头看了看季知行:“是我想的那个吗?”
季知行点头:“是的。”
朱仁此刻的心情已经不是喜出望外可以形容的了,真的是那个国际四大数学顶刊之一的《美国数学会杂志》啊!
要知道自1998年以来20多年,华夏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数学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加起来总共也就26篇,广陵大学建校以来更是只发过一篇。
季知行这才大三,竟然就已经能在这上面发稿了,这叫朱仁一时震惊得有些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