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方程涉及到场论、欧拉法、随体导数、流体力学连续性方程等许多物理方面的知识,对于数院大一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超纲”了。尤其是他刚才发现,学弟连大一的级数求和、三角函数复数形式等基础都没有掌握好,就要叩问ns方程,即使是笨鸟先飞,步子未免也迈得太大了些。
季知行犹豫着,要不要劝劝学弟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呢?
嗯……交浅言深,还是算了。
季知行于是没有多说什么,翻开那叠纸,仔细看了起来。
果然,跟ns方程相关的问题就没有容易的。
不过,他正好最近因为竞赛的事一直都在钻研ns方程的应用,还委托系统把近几年比较有价值的应用ns方程的相关论文都打印出来看,虽然还没有全部看完,但也看了十之七八。
再加上在向阎教授请教的时候,阎教授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开始延伸延伸延伸,从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开始讲,能拓展到多段翼型ns方程去。
所以,可以说季知行在ns方程的应用方面还是有颇有造诣的,虽然尚还没有自己的创新,但单纯的解析与应用已经难不倒他了。
看了开头,季知行大概了解到这是一个对层流流体过程的模拟计算,这样的话就必须充分考虑该层流流体的初值条件、环境条件和边界条件,也许可以在进行分段或分区域简化后得到不同情形下的解析解通式……
如同祝博所预料的,对于这道题评论区已经开始有了质疑之声。
“再怎么样也不该拿ns方程来问一个大二的学生吧?”
“感觉主播有点故意刁难了。”
“千度了一下,这是悬赏100万美元的千禧年大奖难题啊!“拿这种问题问季知行有什么意义呢?他做不出来不是很正常的吗?”
“不是这样的,那个千禧年大奖难题是证明ns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这道题只是涉及到ns方程的应用罢了。”
“对于一个大二的学生来说,ns方程也完全超纲了啊。”
“可能每个学校的课程安排不一样吧,我们学校大一就有这方面的理论了。(图片)(图片)”
“楼上的图片是从哪本书拍的啊?怎么跟我手里的不太一样。(图片)(图片)”
“这是我们学校的自编教材,没有在市面上流通的。(图片)”
“那你们自编教材还挺夸张的,大一就上这种难度的东西。”
“广陵大学好歹也是个985,物院课程难度应该不会低吧。”
“所以,这道题其实不算太难咯?”
“可是题目未免也太长了吧?那么多页。”
“你以为是中学数学题呢,在大学这样很正常啦。”
“能不能问一下楼上到底是哪个学校的?”
“你很奇怪啊,为什么一直问我是哪个学校的?”
“楼上的千万别说,这人说不定是季知行经纪公司的人,可能想到你学校去找麻烦。”
“就因为我说的话不利于季知行的学霸人设吗?拜托!我只是照实说而已啊!怕了怕了。”
“经纪公司未免太过分了吧!”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而已啊,怎么就变成经纪公司的人了!”
“不要狡辩了,从头到尾你就是一直在帮季知行说话。”
“那是因为我是一个能自己思考的正常人!”
“所以你是在骂大家都没有脑子咯?”
……
看着评论区开始混战,大家不再聚焦于那道题的难度上,祝博的搭档松了口气,继续用几个小号阴阳怪气煽风点火。
趁季知行专心致志地看题,祝博掀开盖在桌上的手机,侧着角度瞄了一眼评论区,一直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这波稳了!
放松之后,他闲着无聊,开始打量季知行。
md小白脸,他要是有这样的颜值,哪里还用得着费劲巴拉地打假,就是坐在那里随便聊聊天都有无数的富婆打赏。
想到自己做节目吃的苦受的累,祝博越发地不平。就因为有这张脸,季知行才会被经纪公司看中。
他在直播平台做主播,从头到尾都只能靠自己。而季知行什么都不用干,经纪公司就都帮他打点好了。还没出道就这么费心地铺垫,出道之后待遇肯定更了不得。
到时候季知行随便拍一支广告就有几千万入账,自己累死累活地拉赞助,一只软广最多也就20万,打广告还不能太频繁太明显,不然粉丝就要骂。明星呢!广告越多,粉丝就只有高兴的。
这个世界太tmd不公平了!
看到季知行身上的衣服鞋子,祝博心里又是一阵翻江倒海。这一身加起来得将近一万了,而且从季知行的偷拍照来看,他日常穿着都是这个水准。
可恶!他凭什么啊!一个穷学生而已,就这么穷奢极欲!待会他一定要好好抓这个点,一个在校学生这么奢侈地打扮,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会有不良导向的!
祝博在心里狂想,设计待会要怎么在言语上引导季知行说出招人恨的话来。
季知行的脑子也在疯狂运转,他阅读的速度很快,注意力也很集中,很快就把几十页的题目看完了。
他真的挺好奇到底什么样的书会收录这样的题目,还挺有意思的,待会儿一定记得找学弟要一下书目。
把题目看完,季知行就开始思考了。
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院士曾经说过,数学就像炒菜,只有做多了,才能够精才能够创新。
自从有了学习系统之后,季知行可以说没有一天是虚度的。即使在忙于竞赛项目的日子里,他也保证自己每天至少能完成“创造力”的题目。
系统出的题真的只能用刁钻古怪来形容。
比如,昨天给的题就是证明1+2+3+4+5+6……(累计数字为无穷大)=-1/12!
等式左边每一个数字都大于1,累计无穷大的数字之和难道不是肯定为正无穷大吗?怎么可能是一个小于1的数字,而且竟然还是一个负数!
不过最后季知行还是证出来了,过程竟然还很简单!虽然是自己亲手证出来的,他还是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有种既往的认知被颠覆的感觉。
而且这道题还是系统看他为了竞赛忙得焦头烂额,特地从二级题库里挑出难度比较低的那一拨来给他做。
但这样的宽容也不是天天有的,一星期就这么一回吧,其他大部分题目都是季知行要薅掉好几根头发才能做出来的。
天天做题,天天绞尽脑汁,季知行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与提升。
以做菜来比喻的话,他现在差不多可以上五星级酒店当个主厨什么的了。也足以开个私人菜馆,就是那种不许食客点菜,主厨爱做啥就做啥,食客还趋之若鹜的那种。
所以,季知行把这几十页纸当做单纯的题目,也没有想太多,就按自己做题的习惯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解析。
首先,必须对流体作几个假设。第一个是流体是连续的。这强调它不包含形成内部的空隙,而且它不包含雾状粒子的聚合。另一个必要的假设是所有涉及到的场,全部是可微的,例如压强,速度,密度,温度……
因为季知行和祝博长时间地沉默,评论区在又吵完一架后开始萧条了。
“这一期好没意思啊,太漫长了。”
“我是来放松的,为什么要来看人做题,累觉不爱!”
“有结果了敲我一下,先下了。”
“先去吃午饭咯,小哥哥的颜值足以佐餐——”
“女人就只会看脸吗?能不能关注点有意义的东西。”
“食色性也,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算老几。”
“我记得你,上一期,主播镜头里路过一个美女,你还说什么波涛汹涌的,哦,你那关注点就叫有意义啊!”
“就是,猥琐得要命,人家只是路过而已,眼睛就粘上去了。”
……
看到评论区又开始热闹起来,祝博的搭档才停下打字的手,这期好累啊。季知行不知道要思考多久才肯放弃这道题,总不能任他这么拉长他们节目的尿点吧。他决定,如果再过一个小时,季知行还没有任何动静,他就呼叫祝博离开图书馆,他们直接下结论得了。虽然可能有点虎头蛇尾,但好歹算把这期《伪装学霸》做完了。
在混乱的评论区中,一个白板新号突然冒了出来。
“请问一下,这题目是从哪里来的啊?”
没人理他。
这个新号又执着地问了好几次,才终于有人回他。
“好像是主播从一本书上看到的。”
“是哪本书,能否告知?”
“那得问主播了。”
“好的,谢谢你。”
敲下这几个字,施言世给主播留了私信,不过,主播肯定没那么快回消息,他就继续看直播。
施言世本来正在实验室矫正数据偏差,听手下的实验员说他们实验室的资料泄露了,被一个主播拿着当噱头,他就赶紧来看看。
说实话,看到是这份资料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松了口气的,但是在看到主播一闪而过的脸后,他就冒出来一肚子火。
他原本以为是竞争对手搞的鬼,没想到是自己表弟干的好事,回想起那天表弟在他家鬼鬼祟祟的样子,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幸而这份资料并不包含他们实验室的核心数据,不然他罪过可就大了。
对于祝博一直在做的直播内容是什么,施言世一直都不太了解也不感兴趣,这会儿因为被盗用的这份资料,他也只好盯着直播看了起来,看祝博到底打算搞什么鬼。
他点开节目简介,一目十行地看完后,心里对祝博的做法极不赞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就强行认为季知行伪装学霸立人设准备出道。
节目简介里列的那三条理由简直太牵强了,大多出自主观臆测与判断。
比如,帅哥就一定要被娱乐公司发掘才行吗?他们实验室有一个当了十二年校草的实验员,如今不也深居简出地在实验室搞研究吗?
所以,对于镜头中心那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心里是有些同情的,尤其是当他对着他们头痛了一个月的东西冥思苦想的时候。
这份材料是他们设计数字地震波预测软件最近遇到的问题,他们做了一个模型来模拟地震发生前发生地上空的电子密度变化,可是模型越复杂模拟失真度越高,实验数据和实际测试的区别越大。
他们总结,主要是对ns方程的处理与应用有问题,但是又弄不清楚到底哪里有问题。
一群物理博士瞎忙活了一个月之后,也意识到了术业有专攻,数学的问题还是应该让研究数学的人来解决。他们上周已经发布招聘启事,也委托了知名猎头去寻找适合他们实验室的数学人才,只是这一时半会儿的还没有招到合适的人选。
希望能够尽快吧,施言世为他们停滞了一个月的实验进度叹了口气。
他脑子里从来只有各种理论与数据,对评论区的那份热闹欣赏不来,在看了一个小时约等于静止的直播画面后,耐心耗尽。就在他准备叫一个实验员来盯直播的时候,画面动了。
季知行在脑中跑完所有的思路,把资料翻回第一页。
他的脑子现在处于一种亢奋的思维状态,就像每次他解出系统给出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题目一样。
这道题目确实很复杂,但也很有趣。
层流流体不可压缩的本身就和真实情况存在微妙的偏差,是在理论上做了各种假定和简化的。这就导致基于ns方程的数学模型并不能绝对精确地呈现真实情况。所以,在求解ns方程的解析解时,必须紧密围绕每一个变量和参数的物理意义来进行,否则就是脱离物理实际,会造成较大的拟合度偏差。
也就是说关键还是在ns方程的多区域叠加与应用上,其实本来作为物院学生的他对于ns方程的应用应该是觉得比较棘手的。
不过,从零开始设计出零重力座椅的过程让他对ns方程的理解与运用相当地拿手。因此在找到隐蔽的症结之后,要把这一团乱麻梳理清楚就不算难了。
季知行把草稿纸翻到新的一页,说道:“先引入一个流矢量函数,由它来定义流体微元的整体属性和流体的变形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