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

林朗早就看中了新出的大米1s,最近时不时念叨着“手机怎么还不坏”,如今手机果然坏给他看了,怎么反而是这反应。

“不是!我昨晚梦见一个绝妙的灵感,迷迷糊糊记在手机上了!”他醒来后什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梦中的灵感相当地了不得,可是现在手机开不起来了!!

林朗急得都心率紊乱了。

季知行看他慌得那样,把他手机拿过去看了看,插上充电器,有反应:“应该是没电了。”

他长按电源键,开机了。

“吓死我!”林朗接过手机,开机的那几十秒叫他急得跳脚,好不容易挨到能用了,他急切地打开备忘录。

季知行和许东阳都好奇地围过去看,是什么灵感能叫林朗急成这样?

备忘录上面就一句话:棉花越多椅子越软;

……

林朗都傻了,他昨晚写下来的了不得的绝妙灵感就是这玩意儿?!不可能!

他把手机能记录信息的软件一个个翻过去,还把手机运行记录调出来看,终于不得不死心……

季知行和许东阳简直啼笑皆非,不过也可见林朗真的是一颗心都扑在竞赛上了,以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虽然这个梦吧……

哭笑不得的清晨拉开了一天的序幕,310宿舍又开始了一整天的专业学习与项目研究。

这两个月里,310宿舍三人组日思夜想都是零重力坐椅的事。就连林朗这样时不时就要犯抽的人都如此,更不要说许东阳和季知行了。

许东阳其实到后来都差点忘了他们参加竞赛的初衷其实是为了狙击王思凯的保研路,一心只想把项目做好。换秋装的时候,去年穿着合身的卫衣如今套在身上像大了一码。

而且比一心一意钻研项目更累的是一心二用,在搞项目的同时季知行还盯着他俩不许落下功课。就像实验报告,大家都在偷工减料,季知行坚持要他俩认认真真记录实验过程与数据,还不肯给他们抄。

他们不是不知好歹,当然明白季知行这样才是真心为他们好,可是累啊!

叫五菱宏光拖两个半挂试试!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他们也觉得自己进步了很多。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头脑性能大大提升,差不多……跟法拉利比不了,算个奔驰吧。

在为了竞赛艰难跋涉了将近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抵达终点线了。

这一天傍晚,吃过午饭的学生们在宿舍享受着一天当中最悠闲的一段时间。

突然,一阵嚎叫声突破天际,震颤着所有人的耳膜,然后是持续的亢奋的各种吼叫。

这是……怎么了?

大家纷纷打开宿舍门,在走廊左右张望,可走廊没有任何异常。

张标侧耳倾听:“好像……是310的声音。”

“他们宿舍怎么啦?”有人问道。

“不知道。”

以前310宿舍除了偶尔能听到林朗咋咋呼呼,大部分时候还挺安静的。

不过最近动静就多了,林朗有时候惨叫得跟被围殴了似的。而今天除了林朗,好像另外两个也在叫,声音可以用狂喜来形容,让人怀疑他们宿舍是不是集体中彩票了。

嚎叫声持续了一分钟后停了下来。

张标想了想,还是走过去敲门。

门一敲就开了,现出一个眼睛布满红血丝的林朗。

张标关心道:“你们怎么啦?”话音未落就被林朗一把揽住。

林朗难掩兴奋,揽着张标拼命摇晃:“我们成功啦!!”

“什——么——”

季知行同情地看了他一眼,把他从林朗手中救下来。

许东阳亢奋地朝空气狠狠一挥拳:“我们项目调试成功了!”

“是竞赛项目吗?那太好了!”张标往桌上的电脑屏幕一看,密密麻麻的线条,花花绿绿的数字,看了两眼没看懂,不过他还是真诚地表示了祝福。

这段时间,310宿舍要么早出晚归,要么深居简出,对竞赛的用心大家都看在眼里。

虽然,大家其实都不看好他们,看看配置吧:

林朗是公认的体院编外生,大一的时候,他逃课也要去打篮球、踢足球,叫他写实验报告他宁愿跑一万米。

许东阳稳重一点,但他上课的时候,《理论力学》下面藏着《经济学》,《原子物理》旁边放着《营销管理》,不知道是不是有转系的意思,可以说一大半心思都不在物理专业上。

至于季知行,如今看倒是有些许学霸风采,但这半路出家的学霸含金量有多少,没到期末考谁也说不好。

这样的三个臭皮匠能赛过参加竞赛的那些诸葛亮吗?

更何况他们起步那么晚,校队去年就开始设计项目了,也一直到前几天才成功结题申报。季知行他们报名之后才起步,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罢了,恐怕连框架都搭不起来。

当然,虽然在心里都不看好他们的项目,但大家说起来也都是鼓励的话,重在参与嘛。

没想到还真能做出来一个完整的项目,就是不知道水平怎么样,能拿到省三甚至省二的话,他们这段时间的辛苦就算没白费。

季知行三人也觉得他们这段时间的千辛万苦呕心沥血终于有了回报。

最后这两天他们熬了48个小时盯着软件跑数据,终于成功了!再把项目申报书、作品设计书和综述论文写好,就万事大吉,可以结题申报啦!!

林朗恨不得当场高歌一曲《爱拼才会赢》,被季知行和许东阳联手捂嘴,总算没有给这个历史性的日子画上不着调的句号。

如今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历史节点上,在亢奋的情绪过后,三人打算到学校外去吃烧烤庆祝一下。

在“来烤吧”门口正好遇见同样参加竞赛的赵毅和孙珥,他们干脆要了个包厢,大家一起吃。

虽然算是竞争对手,但学校里的学生们还是比较单纯的,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敌视之意。事实上,在得知还有大二的学弟报名参赛,赵毅孙珥还主动提醒过他们一些参赛细节。比如完成项目要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创新点,尤其是搭配分析图、模型图进行解释的时候。

很多评委会选择先把一份论文里所有的分析图、模型图大略看一遍,觉得有价值的才会从头到尾细看那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内容。所以在图片注释部分,一定要突出自己最关键的地方,尤其是创新点。

五个人一起在包厢就座,点完菜后,赵毅问道:“你们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

“今天才刚在tcollab上跑成功。”

“那太好了,论文也要抓紧时间写,千万别赶在最后一天才申报。”

“对!”孙珥解释道,“去年就有一个西北大学的项目组,踩在截止日期前半个小时才改好论文,结果上网申报的时候他们那片的局域网被国外黑客攻击,学校干脆切断服务器,数据根本传不出去,更不要说联网申报了。”

等到服务器恢复运行,截止时间早就过了。虽然情况特殊,但是时间截止就是截止了,最后那个项目组只好自认倒霉。而且那个项目组三个人都是大四的,根本没有再参加竞赛的机会了。

季知行三人听得悚然一惊,好惨啊!

可乐喝过三巡,赵毅又想起来一件事。

“你们申请专利了吗?”

“专利?”季知行、许东阳、林朗面面相觑。

“我们也要申请专利吗?”他之前在网上研究了很多专利文件,不过那都是公司企业的商业专利,他们这种的也要吗?

孙珥解释道:“也没有规定一定要申请,但是建议你们还是申请一下,万一有公司看上你们的项目呢?”

为了避嫌,他们没有去探问项目内容,并不清楚他们做的是什么。不过,普通口罩加两根须须都能申请外形专利,他们正儿八经的研究也申请一个能怎么滴。

孙珥给季知行他们说了好几个例子。

“前年,得国一的是燕大那个短波射频无电窃听器项目,当天就有国企找上门,你们知道最后专利买断费多少吗?”

很没见识的三人齐齐摇头。

“三千万!”

哇!林朗开始畅想,一人分一千万,那这一辈子就靠这笔钱都能过得舒舒服服的了。

许东阳想到了他家公司的事,低头沉思,如果有一千万能怎么派上用场。

季知行也挺惊讶的,不过自从签收了那一个亿的百达翡丽,见到系统高级实验室那1克8亿人民币的内嵌富勒烯,摸过1600亿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之后,他的价值判断体系就好像被冲击得有点紊乱了,对“千万”这个单位不太能提起兴致来。

看着季知行稳重淡定波澜不惊的样子,赵毅在心里点点头,一个团队就是要有这样的主心骨才行。

“千万记得啊,要是不会申请专利的话,找个专利代理人也行。虽然专利至少也要半年才能批下来,但一定要在申报项目前先提交专利技术方案,拿到申请号和受理通知书。”

“没错,东湾大学那事儿你们听说过吗?”

没见识三人组再次齐齐摇头。

“惨呐!”孙珥一拍桌子,说道,“你们知道当时谈到了多少钱吗?四千五百万!结果因为没有申请专利,一毛钱都没得!”

据说在签合同的阶段,外企发现他们并没有为自己的项目申报专利,当时就找借口推迟了签约时间。安排人带着那三个学生足浴温泉ktv夜总会各种乱七八糟的都来了一圈。

等到那三人某天醒来,发现人去楼空,企业代表的电话也打不通,回校后才发现自己的专利已经在这段时间被外企抢注了。

至今为止官司打了十几年,东湾大学那三人还是没能完全夺回自己的专利。

所以,历届参加cupt竞赛的项目组,只要自认为有点商业价值的,都会在项目申报前先申请专利。

“当然,也不是得了国奖就一定能卖出去,但是先申请一下总是好的嘛。”

获奖的那些项目在理论上自然是有价值的,但要么不够独特,市场上已经有同类的可替代产品;要么过于超前,当代的技术与材料无法支持理论走向实际。

事实上,cupt竞赛那么多届,真能把项目变现的也只有46组罢了,占比不过1.6%。而且也不是都能卖到千万之数,一二十万卖掉的也很多。

总之,先申报专利不过是期待那1.6%的机率罢了。

不过,三人相视一眼,都对他们的项目很有信心。

他们在设计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

从人体各器官基础频率到骨骼曲线,从肌群分布到神经载荷,从感应器的衰变到电机传动的灵敏度,都做了充分的考虑。而基于ns方程设计的自动判断、阻力预处理、反作用力精确计算模型也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

虽说没有用实际材料试行过,但打包好数据在tcollab上都运行得很流畅,可以以0.001秒的反应速度对人体活动变化即时地作出反应,抵消人体所给予的压力,从而实现坐姿状态下的零重力效果。

可以说,只要ns方程不出故障,他们的项目即使可能存在一些bug,也绝对不是大问题。

而且零重力座椅的商业前景简直太广阔了,上到百岁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哪个不需要椅子呢?

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之类的,他们的屁股长期受难,超负荷工作是常态,一坐几个小时已经不是单纯的累,尾椎、腰椎都会受到损伤,甚至还会产生痔疮等难言之隐。

别人且不说,要是零重力座椅上市,林朗肯定第一个去抗一把回来。

这一顿吃了两三个小时,在“来烤吧”分开之后,赵毅孙珥还交代他们:“如果到时候真有公司看上你们的项目,千万别答应吃请啊!咱们这种没出过校门的哪里玩得过他们那种老狐狸。”

三人组虚心受教。

第二天,他们决定还是按照个人所长各负责一部分任务。

季知行负责写作品设计书和综述论文,林朗负责查bug整理打包数据,许东阳负责写项目申报书和专利技术方案以申请专利。

季知行虽然没写过论文,但看过很多论文,包括委托系统打印出来的那四大箱竞赛资料。

所以对于作品设计书及综述论文该怎么写,他都心里有数。

何况这个项目可以说是他主导统筹做出来的,林朗与许东阳所负责的部分他也了如指掌,如今不过是要把他们设计零重力座椅的思路过程与技术方案梳理成文字罢了。

季知行直接就抱着笔记本电脑去图书馆了,因为大家听说他们项目完成了,时不时有来看热闹的,他的思路很容易被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