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好东西给你看看

“什么?”朱棣眼眸勐地一张,大怒道:“这岂不是遂了他们的心愿?”

张安世道:“臣以为,蜀王殿下,既然当真贤明,那么……是非好歹,他是分得清的。”

朱棣显然对此却不认同,脸上有着深深的纠结之色,皱眉道:“朕这个兄弟……你不懂。”

谁说我不懂?

张安世心里想,纵观蜀王这个人,基本上,张安世可以做出他是一个好人的论断。

可以说,新政并没有坏了他的利益,那么新政的好坏……至少对于蜀王而言,他的态度应该是公平的。

即便是受了读书人的影响,可这读书人……不也讲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

于是张安世对朱棣劝道:“陛下,人的观念,是可以改变的,当初……臣的许多属官,不也改变了吗?还有陛下,陛下难道当初,当真毫无余虑地支持新政吗?不也是因为……这法子有效,为了江山社稷,这才极力支持吗?”

张安世和其他的官吏,也不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继续去翻阅各种钱粮簿。

张安世气定神闲地继续道:“蜀王殿下入京……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了,陛下正好可以好好地与他叙一叙兄弟之情,其他的事,就交给臣好了。”

朱棣看了他一眼,沉吟良久,终于还是掩住了身上的杀气,终于有了决定,道:“那朕就听你这一言,不过……你要清楚……一旦让他入京,惹出了是非,那朕……55。”

朱棣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意思已经很明白。

对他而言,这涉及到的面子问题,他这靖难出身的皇帝,可还是要脸的。

张安世则是笑道:“陛下,臣这儿……有一个好东西给陛下看。”

这话题转折得有点突然,朱棣长长地吐了口气,脸上总算也缓和了一点,便道:“什么东西,取来朕看看。”

于是张安世手一伸,从袖里取出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奏疏。

一旁伺候的宦官,连忙将奏疏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朱棣定睛一看,奏疏层层叠叠地展开,随即一个个图标显露他的面前。

“这。”

而现在这般,却足以让门外汉,都能瞬间明白府里的各项钱粮现状。

朱棣这一次,居然看得懂。

因为实在太直观了。

他本来心情有点糟,整个人都带着几分阴沉。

可他细细地看下去,那阴沉的眼里,勐地放亮。

他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忍不住带着惊喜道:“太平府的商税,竟长了数倍?”

张安世中气十足地道:“正是,更是应天府的三十倍。”

朱棣直接倒吸一口凉气,惊呼道:“朕看到了,真是教人难以置信啊,竟是这么多的银子……”

今天有点不舒服,第二更会更晚一点,大家可以不用等,早点睡,明天早起看。

“这东西,不只可以应用于钱粮,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各府各县的学堂数目,还有入学生员情况,还有……总而言之,只要涉及到数目的东西,都可以用这几种表列方法。来,你来画一个我看看。”

“是,是。”

这玩意……实在·与钱粮簿子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

司吏跃跃欲试,取了长尺,有样学样,认认真真地画起来。

张安世微微笑着,当然……这玩意提升的行政效率是惊人的,因为它不只使各项数目可以清晰直观。

最可怕的是,它是爆炸级别的内卷工具。

所谓的效率是什么,效率就是ki,即关键绩效指标。

在新政之前,地方官的政绩,主要来源于所谓的官声,而官声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且……这官声几乎都把持在了乡贤和士绅们的手里。

他们才能有效的组织起来给你送万民伞,他们传出去的口碑,才可以得到传播。

可新政之后,显然官声这个东西,就不可靠了。

起初张安世治太平府,因为地方小,几乎所有的官吏,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哪一个人肯用命,哪一个人精明,都有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只是随着现在张安世治理的地方越来越多,下头的官吏也越来越多,机构的膨胀)人员的增加之后,张安世已经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官吏了。

这时候,这绩效考核,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东西。

尤其是他这种久与钱粮打交道的文吏,更是清楚这玩意的好处。

将所有的影响到地方治理的问题,变成各种绩效的某些因素,最后再根据钱赋、入学的数目,商税以及当地的物资产出数,当做标准。各府之间,各县之间,甚至是拿你今年的绩效和去岁的绩效相比,作为你功考的重要依据。

那么·张安世这个右都督,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安世还打算将这个法子广而告之。

朝中不是要设立左都督吗?那就按着这左都督的头,天天让人张贴这玩意恶心你。

什么狗屁官声,到了真正的数据面前,其实都无所遁形。

“不错,看来有模样了,这法子要推广,我看,你先别急着去赴任,我打算在栖霞,办一个文吏制表学习班,让各县的文吏,都选三人要学习,你们几个来做讲师。这东西简单,学三五日即可,而后……要求各府各县统统推广。”

说着,张安世回过头,看向高祥道:“高府尹,你来做这个表率……以后统统表格化,一切都从太平府开始,太平府这里设一个统计司。”

高祥早站在一旁,细细地看着,他精于钱粮事务,自然一眼便知这其中的精妙。

于是高祥道:“都督放心,这事·下官来安排布置,太平府要在各府之先。”

张安世又道:“还有,待会儿去户部……算了,各府的数据都拿来,全部制成表格吧。你们要辛苦一下,明日正午之前给我弄出来,正午之后,我去面圣。”

不但更便于计算,最重要的是它更直观。

吩咐完事情后,张安世安安心心地睡了一宿,日上三竿才起来。

而那司吏和一些文吏,早已要累瘫了。

他们通宵达旦,总算取了一个簿子来。

由于昨晚睡得极好,张安世今儿的精神不错。

此时接过簿子打开,却是各项数目。

他眼眸顿时亮了几分,夸奖道:“很不错!好好休息两日,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