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反杀

朱棣对此,自然是置之不理。

已是入夏,天气渐渐的炎热,许多日子已不曾下雨了,朱棣颇有一些担心。

到了五月中旬,朱棣召百官觐见。

所议的,却是关于陵寝的事宜。

礼部已经勘探,确定了位置,接下来,便是朱棣的陵寝正式要预备筹建了。

这事一般都落在皇亲国戚的身上,朱棣最后选定了太子作为总负责人。

当然,太子其实也只是挂了一个虚职,下头多是一些国公和侯爵,而真正负责此事的,却是工部和礼部。

张安世此时也在这殿中,心里已明白,迁都之事,最终在朱棣的心目中,有了答案。迁都北平的想法,算是彻底的落幕了。

百官对此,自是乐见其成。

等朱棣退朝,众臣告退,留下了张安世,朱棣笑吟吟地道:“近来清瘦了。”

张安世道:“臣没尽什么力,真正清瘦的乃是……”

“好啦。”朱棣一副了然的表情,摆摆手道:“你也不必为下头的人表功了。”

张安世随即一笑:“陛下知臣。”

朱棣又道:“听闻……有不少懒户,得了土地,拿出卖钱?”

张安世立即道:“陛下,分去的土地,是允许买卖的。再者说了,现在太平府田贱,哪里卖得了几个钱?”

朱棣道:“这样说来,这是诬告了?”

张安世道:“太平府数十万户人,只要抓住几个来大肆鼓噪,半真半假,要说他是诬告,他也必能举出一两个实证来,可要说是普遍现象,却算是诬告……”

朱棣眉微微一动,眼眸顿时带出了杀意,沉声道:“可东厂那边,却是听闻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啊。”

张安世倒是淡定地道:“人只会相信自己信的东西,这些流言,恰好投其所好,大家自然深信不疑。”

朱棣道:“若如此,对妖言惑众者,锦衣卫可以打杀一批。”

张安世却摇摇头:“陛下……臣以为……不可。”

朱棣不解地看着他:“嗯?”

张安世道:“他们只是动动嘴皮子,若是打杀了,臣便更加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就这样算了?”

张安世嘿嘿一笑,道:“其实……臣有一些办法。”

朱棣:“……”

朱棣一见张安世乐,恍然之间,竟好像看到了姚广孝。

说起来……姚师傅说的真没有错,张安世这家伙,还真是受了姚师傅的衣钵,这贼兮兮的模样,还有那满肚子的阴损……

朱棣不禁眼睛有些红。

张安世看朱棣的表情突的有点不对起来,便关切道:“陛下,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臣说错了话。”

朱棣吸了吸鼻子,摇摇头道:“没,没什么,朕老了吧,人老了,偶尔会想一些旧事。哎……你退下吧,照伱自己想的办便是。”

张安世还是有点不甚放心,便道:“陛下……真的没事吗?那臣就献一个东西给陛下,陛下看了,一定高兴。”

说着,从袖里掏出了一部书来。

这显然是油印好了的,朱棣见状,来了几分兴致道:“朕会看。”

张安世将东西递到朱棣的御桌上,便告辞离开。

等张安世走了,朱棣唏嘘了一番,这才将目光落在了这书上。

他拿起来,定睛一看,一看封皮,却是……《徐家英雄传》。

朱棣来了几分兴趣,揭开书翻了翻,此等演义章回的话本,在市面上有不少,朱棣在北平时就见过,不过这部,似乎更考究,这写的,似乎是徐达的故事。

而徐家,除徐达乃朱棣的岳父和恩师之外,还有便是徐家的几个子女,都与朱棣密不可分。

朱棣看到徐达如何辅佐朱元璋的事迹,不禁露出微笑,继续往下翻着。

这翻着翻着,他突然两眼一黑……看到了‘百万南军围北平,女英杰手撕南将’。

“陛下,陛下……”

朱棣倒吸一口凉气:“立即,立即……去栖霞,问一问这书是否售卖了出去,禁了,禁了。”

“是,是……”

…………

张安世出了宫,却不知自己拍马屁却给拍到了马腿上。

这书的作者虽是佚名,可实际上却是张安世亲自操刀,请了几个读书人代写,采用的既是这个时代最让人熟知的章回体,同时又添加了后世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大量引用了诸多后现代行为主义的艺术形式。

这样书送了去,皇后娘娘久在宫中,喜欢热闹,一定喜欢。

当然,张安世也不傻,他还是留有余地的,一旦皇后娘娘不喜欢,他就立即说我早知道此书犯禁了,回头就一定要去捉拿那叫‘佚名’的作者出来治罪。

可若是皇后娘娘喜欢,他便再扭捏地表示,这是臣的拙作,实在不足挂齿。

在这午门外头,早有一队护卫候着,一见张安世出来,却有人对着他挥手打招呼:“公爷,公爷……”

张安世一看,竟是朱金。

张安世笑着道:“怎么跑这儿来了?”

“有事想请公爷拿主意呢。”朱金的脸上显着几分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