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 114 章

樊长玉已经提不动刀了,瞧见这一幕,她眼底似有血色在不断上涌,喉咙里溢出一声虎啸似的悲鸣,抡起长刀直接砍下了就近一名死士的头颅。

另一名意图杀扶着她的另一名小卒的死士,也直接被她斩断了大半腰身,倒地后仍抽搐不止,腰身处滑出大片大片的血迹和脏器。

这样残忍的腰斩,饶是杀人如麻的死士们见了,也只觉头皮发麻。

樊长玉手中的长刀还往下沥着血,她缓缓抬起头来,整个眼白都充斥着血色,红得骇人,乱发披散着,当真似从地狱里爬出的恶鬼。

死士们心中发怵,没敢再上前。

后方的军阵里不知是谁高呼一声:“主公有令,攻城——”

观战休整多时的兵卒们要再次朝着城门进攻,有了大军助阵,被樊长玉震住的几名死士也定了定心神,正要再次动手,脚下的黄沙却震颤起来。

细小的沙石抖动,似有巨兽劈山踏谷而来,大地都要为之裂开。

“呜——”

第一道角声响起之时,城楼上的蓟州军们都没反应过来。

“呜呜——”

穿透力极强的角声再次传来时,城楼上的蓟州军才狂喜不已,高呼:“援军来了!”

城楼下的崇州军也下意识回头看,远处黄沙漫天,但那愈来愈近的马蹄声奔若惊雷。

须臾,一杆猩红的“谢”字旗出现在扬起的黄沙上方。

“武安侯,是武安侯带着谢家军来了!”

城楼上的蓟州军仿佛打了鸡血,何副将激动得语无伦次:“快快,开城门,城内所有将士随我出城杀敌!”

城楼下的崇州军却是从看到谢字旗时,便心生怯意,原本还算有序的军阵,慢慢也乱成了一锅粥。

被樊长玉救下的那名小卒跪在地上喜极而泣,冲着她大喊:“都尉,武安侯亲自来了,咱们有救了!”

樊长玉恍若未闻,她早已没力气了,手脚酸软不听使唤,扶着陌刀才能在谢五跟前缓缓跪下去。

谢五和谢七对她而言,都算得上半个亲人了。

她看着眼前身上插着数把刀,满脸是血的少年,只觉喉咙哑痛得厉害,眼中的水泽混着脸上的鲜血滚落,连一句“小五”都哽咽得唤不出。yushugu.com

幸存的几名将士在劫后余生的狂喜之后,看着这满目疮痍的战场和死去的同伴,神情也哀恸了起来。

-

崇州军虽有两万之众,但几轮攻城战早已磨光他们的士气,眼见谢征亲自率兵前来,军中又无一有威望的主将,霎时吓得魂飞魄散,很快就被谢家军和蓟州军里应外合拿下,只有一小部分嫡系兵马趁乱掩护随元淮逃了,由谢征麾下的能将领兵去追。

等谢征率一众轻骑进城,何副将带着城内所有叫得上名号的将领一并前去相迎。

见了谢征,他几乎是老泪纵横:“幸得侯爷及时来援,否则卢城城破,末将无颜见卢城的父老乡亲,他日泉下也无颜见贺大人!”

谢征身上伤势未愈,只着了轻甲,一路快马加鞭赶来,又上阵杀敌,背后的鞭痕开裂,早已泅湿了衣襟,只是他一贯能忍痛,面上除了有些异样的苍白,连一丝痛色都不显。

听得何副将的话,他眼底才有了几分波澜:“贺老将军……去了?”

何副将揩了一把泪道:“他老人家是在城楼上站着去的。”

历来武将少有善终者。

谢征沉默了片刻后,问:“灵堂设了吗,我给老将军上柱香。”

何副将面露愧色:“还没来得及设,反贼来势汹汹,实在是顾不上料理贺大人后事。若非樊都尉和郑校尉带了三千骑兵来援,后樊都尉又单挑反贼将领拖延了时间,只怕卢城守不到侯爷带兵来援。”

谢征猛地一抬眸:“骁骑都尉在这里?”

骁骑都尉是樊长玉的封号。

何副将不知他为何反应这般大,答道:“在的在的,只是樊都尉力敌反贼十余名凶将,受了重伤,眼下正在军医那边……”

他话还没说完,眼前人影一晃,他已被攥住了领口,跟前的人眉目森冷,罕见地失态逼问:“军医在何处?”

何副将惊魂未定地指了一个方向,领口骤松,呼吸顺畅了。

他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再看谢征时,便见他已走远。

“侯爷这是怎么了?”他很纳闷,猛然间想起樊长玉出城前说自己的常山将军孟叔远的后人,顿时心下一个咯噔。

世人皆知,护国大将军谢临山和承德太子,是因孟叔远延误送粮而困死锦州,侯爷急着找樊都尉,莫非是早已知晓樊都尉的身份,要报父仇?

何副将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追上去:“侯爷切莫冲动,不管孟叔远如何,樊都尉都是精忠报国的义士啊!”

-

樊长玉躺在伤兵床上,两眼放空望着屋顶。

她眼睛因为之前充血太过,现在眼白里的血色还没褪去,看东西也有些模糊,好像隔着一层薄雾一样。

军医说得修养几日才能好。

她身上的伤已经被医女包扎过,伤得最重的就是腹部那道口子。

昨夜一整晚未合眼,从今晨到现在,又经历了两场厮杀,樊长玉整个人早已疲惫到了极点,但她依旧没有睡意。

贺敬元的死,谢五重伤,对她的打击都很大。

从战场上下来时,她看到谢五身上插着好几把刀,以为他已经死了,看着他浑身是血甚至不敢碰他。

谢五和谢七跟着自己在军营摸爬滚打这么久,她早把这两个少年当自己弟弟一样看待。

谢五要是死了,对她而言,就跟又失去一个亲人无异。

还好搬运谢五的将士发现他一息尚存,才赶紧让军医去现场处理伤口。

如今人虽抬回来了,但军医说伤势太过凶险,能不能活下来,还得看他命硬不硬。

这个“命”字,压得樊长玉心头发沉。

房门被推开时,她以为是医女去而复返劝她喝药,依旧两眼无神地看着屋顶,沙哑着嗓音回道:“阿茴,我吃不下,你别管我,去照看其他将士吧。”

阿茴是医女是名字。

她现在是真的吃不下东西,别说喝药,就是喝口水,整个胃都痉.挛不止,吐得只剩胆汁。

她话音落下后,房门处久久没人说话,也没有离去的脚步声。

樊长玉似察觉到了什么,眸色变了变,朝门口看去。

饶是预想过很多次再见的情景,真正看见那抹高大的身影时,她心口还是像被一只大手攥紧,闷闷地疼了一下。

她现在视物不太明晰,却还是瞧得出,他瘦了许多,像是病了。

那裹在玄甲之下的身形明显单薄了很多,连唇上都不见几分血色,看着竟没比自己这个刚从战场上下来的病号好上多少,唯有眉眼间的凌厉更甚从前。

分开之后,他过得不好么?

两人目光相接,谁都没有说话。

樊长玉想寒暄一两句的,但思及当初诀别时他说的那些话,皇帝又已给他和长公主赐了婚,心口除了酸涩,还有一股说不出的闷痛,愈发开不了口。

“侯爷!侯爷!您等等卑职啊!”

这会儿功夫,何副将已火急火燎地追了上来,他见二人一个躺在床上,一个站在门口,皆是一言不发,心中虽觉着怪异,但也大松了一口气。

随即又想,难不成樊长玉还不知眼前之人便是武安侯?

他见谢征没有当场发难,胆子也大了起来,赶紧给樊长玉使眼色:“侯爷体恤下属,亲自前来视察将士们的伤情,樊都尉还不快见过侯爷。”

樊长玉心道原来如此,难怪会在这里遇见他。

她敛住所有思绪,强撑着起身,唇角微弯,对着谢征抱拳一礼,疏离道:“末将樊长玉,见过侯爷。”

他曾说往后只拿她当同门师妹看。

其实若不是因为陶太傅那层关系,只怕他已不想再同自己有半分瓜葛了吧?

如今真相未明,他又已有婚约在身,樊长玉再也说不出让他相信自己外祖和父亲的话。

不如就当作从未相识过,省得彼此都尴尬。

她自认为这已是万全之法,可随着她话音落下的,是一室死寂。

针落可闻。

伫立在门口的人,静静看了她好一阵,才笑了声:“你唤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