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扩军 南阳黄忠

公元二零四年八月。罗灵风领三万藤甲兵来到长安。此时刘备军既无外患,又无内忧。领地内的百姓几乎人人都安居乐业,无不赞颂刘使军恩德。

长安城议事厅。

罗灵风再次踏入这久违之地,心情大为舒畅。现在刘备军的形势大好,在兵力上或许不如曹操,但是从综合实力来看,刘备军实力不会比曹操差多少。

见过了众人,大家还是一副老样子。不过议事厅中多了一个人,一个英俊的儒士。

罗灵风一眼就认出了此人是谁,那人的一对白色眉毛太显眼了。

罗灵风上前,躬身一理,友好的说:“久闻季常大名,今后同殿为臣,请多指教。”

马良微微一愣,见罗灵风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成就。却无任何傲慢之气,不由心生好感。赶忙还礼,道:“军师客气了。”

两个客套了一番,就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起来。

不久,就有士兵传来,刘备快到的消息。

众人刚站好位置,刘备就由偏门走了进来,坐上主位。

他巡视了众人一眼,开口问道:“现在我军以无任何后患,灵风先前定下的战略计划,现在已经完成。今天招诸位来,就想讨论一下,我军以后的走向。请各位畅所欲言。”

“我觉得我军现在应该修养生息,具体的做法我们可以用三十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广积粮,筑高墙;募新军,练精兵;重科技,长实力;做善事,安民心;广求贤,扬美名;抓商业,蓄军资。”

这番话自然是罗灵风这个首席军师说的。在这重要的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一定是作为会议总结的首席军师。因此在这重要的会议上,没有一个人会抢在罗灵风的前面发言。所以罗灵风也没有必要象以前那样等到最后在做总结。

罗灵风的话一说完,在才轮到下面的谋士畅所欲言。

作为第二号军师的田丰自然是当仁不让,他敬佩的扫了已经在闭目沉思的罗灵风一眼,道:“灵风的三十六个字说的是字字珠玑,将我军的前景说的非常的到位。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就是细节部分。吾认为现在我军必须和羌族人打好关系,最好是结为盟友。用我军的铁和食盐与对方公平的交换马匹,等羌族相信我军的时候,在和他们商议条约。”

田丰说到这里,舔了舔干渴的嘴唇,继续道:“条约上就约定,如果我军的凉州一地被外族攻击,就请他们出兵相助,战后我军给予他们大量的经济物品和物质物品。这样一来,就等于在凉州一地,安插了一个坚固的后盾,使我军的西方更加稳固。”

刘备点了点头,同意了田丰的观点。

诸葛亮这时也发表了他的意见:“现在我军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四个诸侯中最强的,不过亮觉得我军的士兵不太注重与阵行的演练,依靠的就是战士的强悍和装备的精良。如果遇到曹操麾下的精兵‘虎豹骑’和‘青州兵’的话,我军可能会吃大亏。”

诸葛亮这句话直接点中刘备军的要害。

罗灵风点头,自责道:“这事的确是我疏忽了,我军军中只有高顺将军和张辽将军会布一些阵法,其他的都不行。”

刘备先微笑的对着罗灵风摇了摇头,表示理解。然后在给了诸葛亮一个赞许的眼光,道:“孔明既然发现了这个弊端,那就由孔明全权处理此事。”

诸葛亮点头领命。

“主公,庶觉得现在是因该发展水军的时候了。我军的士兵山战、路战都非常的强悍,惟独水战并不乐观。以后我军万一遇到了水战,那我军可就吃亏了。”战略远见极强的徐庶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刘备点了点头:“建立水军一事,备也早有了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来的及说。现在元直既然提起,那就在好不过了。备打算建立两个水上军团,至于军团长,众人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管理人才的陈登答道:“吾认为周泰将军和甘宁将军最合适,他们以前皆为水贼王,武艺高强,纵横与大江之上,无人可敌。”

刘备欣慰的一笑,显然非常的满意陈登所提的这两个人。

沉默了许久的庞统这时也开口道:“我觉得我军还需要在曹操和孙策的军营中,安插我军的内线,让我军可以在短时间后,得到他们两军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准备。这一点在日后的战斗中,非常的重要。”

刘备淡淡的望了庞统一眼,道:“此事我记下了,如果有时机的话,我会安排人去做的。”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刘备见事情都商议了差不多后,便下达了任务。罗灵风领的任务是裁军和扩军。至于其他人,刘备也合理的安排了他们的工作。

田丰办事严谨,一丝不苟,刘备就让他处理军中提拔官员一事;陈登办事老练,行为检点,刘备就让他坐镇招贤馆;马良一表人才,口才极嘉,应变能力也非常的强,刘备就让他处理外交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