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关于倒闭的新闻,大家伙还会议论上半天,现在多了,也没啥好说的了。
旁边的黄立安早早的放下了筷子,他面前的盘子里还有两张馅饼。
“倒闭关门了。”办公室大姐回道:“现在很多人都用打火机了,厂子没人收购,一直也没有什么说法,工人们自谋生路去了。”
带到学校肯定就凉了,不过教室里头有炉子,倒是可以热一热。
下午,他就要坐火车去北方的一个农场,中午拽上陈泽默一起去接黄立安,然后到小饭馆吃饭。
他说了一堆,黎阳能听出来的就是,他以后不缺钱花!
站了这么半天,听到这样信誓旦旦的话,黎阳想,被吹了半天,也算是没白受罪。
黎阳还是都给了他,离开之前,那人又告诉黎阳,他牵挂的人就要回来了。
黄立安连连点头。
这趟要出去好几天,黎阳又叮嘱了一些其他事情,今天中午,黄立安就没睡午觉。
下午,黎阳和几名技术员还有老师傅,坐公交车到火车站,跟着火车摇摇晃晃的一路向北。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北方的农场,这里今年从日本买回来了最新的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一台十七万八千块钱,贵是真的贵,好用也是真的好用。
现在的时节,北方一片苍茫,还没抵达时,他们就知道,这片农场很大,但是到了之后,依旧为这十几万亩的广阔土地而震撼。
别的不说,车子从进入农场范围到了目的地,都做了好半天。
只可惜,现在地里已经被拖拉机给犁完了,要是夏天和秋天过来,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庄稼,那才是真的壮观。
因为是农闲时节,过来参观和学习的人不少,全国各地的都有,跟黎阳他们一样,想要看最新高速插秧机的人也有,他们并不是第一批。
到了之后,黎阳拿出了介绍信,这信是许琰老师给他的,出自上次去海城大学交流学习的农机专家之手,他和他实验室的人,在这个农场研究出了脱粒机和联合收获机,现在走廊墙上还挂着一号到三号样机实验成功时的照片。
黎阳他们在农场里住了下来,白天去看插秧机,在农场工作人员的允许下,测量各个零件的尺寸,制图,晚上再一起讨论。
同样是插秧机,农机一厂的价格是几百到一千多不等,进口的就能卖到十几万,这个巨大的悬殊,就在研究的环节。
质量好,故障率低,性能优越,作业效果好……
国外的农机优点很多,相比之下,国内同样的机器,就显得有些粗制滥造。
农忙,农忙,庄稼种植的时间集中,错过了时节,对产量的影响巨大,关乎一年的收成,所以十分重要。
半亩几分的地暂且不提,像是这个农场,如此大范围的种植,需要的农业机械十分多,黎阳跟着他们去仓库时,瞄了一眼,里面的国产机器也不少,但是大都落了一层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