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数数。”黎阳手指发痒,把这些按照大小分成一沓沓,动作熟练的数了两遍。
“不行。”谭帅说的也是干脆利索。
大毛连连点头,“小安也聪明,好好读书,大哥有钱,一直供你读到大学!”
大毛的弟弟勤快,早早的去倒了尿盆,给自己和大哥洗好了手,黎阳一来,他俩就开始吃饭。
紫菜是刘凯的姐夫送鱼的时候放下的,一小点,煮汤就能变成一大堆,味道也好,黎阳特别喜欢。
大毛的弟弟隔半个月一个月就跟哥哥一起把门反锁数钱,他当然知道家里有多少钱,但是每次看,都觉得高兴,眼睛忽闪忽闪,亮晶晶的。
一句话,黎阳就清醒了。
“还有不到六个月你就该高考了。”谭帅看着黎阳,认真的道:“你上了这么多年学,马上就能收获成果,最后的时刻掉链子,那可真是因小失大。”
就这样,黎阳和大毛的合作,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不过,谭帅去找了大毛,不知道他们俩咋说的,大毛不再折腾了,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养伤。
因为和徐国华约好了,俩人之前几天早上在摊子那里相互学习了一些容易错的知识点,黎阳怕他去摊子那里扑个空,跟人打听他家的住址,去找人。
徐国华家在长寻坡西边,跟黎阳住的只隔着一条路。
黎阳敲门后,开门的是个老奶奶,是徐国华的奶奶,听说黎阳是孙子的同学,老奶奶赶紧把他让进屋子里。
徐国华家比黎阳和谭帅住的大不少,但是屋子里的东西多,堆满了高粱秸秆和纸,黎阳进来后,徐国华的爷爷还在扎秸秆,旁边放着几个糊好的纸马。
怕黎阳忌讳烧给死人用的东西,老奶奶给他搬板凳,让他坐在门口。
听说徐国华出去打水了,等了一会儿,徐国华回来了,黎阳道:“我不出去摆摊了,以后就在家里学习,你要不要来我家一起?”
徐国华还没说啥,他的爷爷奶奶可高兴坏了,活也不干,站起来,搓着手笑道:“好,挺好,你们是同学,在一起多学习。”
自己的孙子内向,不爱跟别的孩子玩,徐国华的爷爷奶奶嘴上不说,心里也担心。
徐国华不想给黎阳添麻烦,但想了想,自己如果跟黎阳一起学习,这样书就不用拿回来,黎阳想看也能看,就点了头。
看孙子也同意了,老爷爷立刻收拾书装上,“现在就去学习吧,家里没事。”
徐国华的奶奶从柜子里掏出几块奶糖,放在黎阳的手里,“学习费脑子,吃点糖,好!”
“谢谢奶奶。”黎阳道:“豆角丝也特别好吃,今年夏天,我过来跟您学学咋剪,冬天的菜又少又贵。”
“你喜欢吃我再给你装点……”老奶奶说着就要去里面,黎阳赶紧抓着她的手,“现在还有呢,等吃完了,我再过来拿。”
“除了豆角丝还有茄子干、冬瓜干,味道都不一样,小华也爱吃……”
老人家的手很温暖,黎阳一直握到门口才撒开,他和徐国华走出去好远,回头还能老人家看过来的身影。
俩人从西区走到热火朝天卖衣服的摊子,徐国华看了一眼,问道:“卖衣服挣钱吗?”
“衣服选对了,卖的好,能挣钱。”黎阳道:“高考之前,我挣不了这个钱了。”
回到家,炉子烧的旺旺的,谭帅已经出去了。
黎阳到屋就换上了拖鞋,这是大毛对面的邻居把自家小孩的破衣服拆了缝的,因为黎阳卖给她衣服少要了几块钱,她就送了两双过来。
一共就两双,黎阳穿谭帅那个大的,把自己的留给徐国华。
之前的桌子烧了以后,新买的桌子高度特别适合写作业,黎阳和徐国华俩人并排坐着,开始看书。
谭帅给黎阳订的书是小说选刊,作文想要写好,首先就要广泛的阅读,黎阳从前只知道四大名著,现在大量的开始接触这些文学作品,隐约的感觉到了文字的奇妙。
但是这种感觉看不到,摸不到,远远不如数理化来的直观。
俩人学的太认真,都忘记了给炉子添煤,等到谭帅中午回来,就看到炉子都泄火了。
他也没说什么,只重新塞柴禾,再烧起来。
看了一眼怀表,黎阳和徐国华俩人才发觉时间晚了,一个赶紧换鞋回家,一个立刻准备出去买菜。
“菜我都买回来了。”谭帅指了指门口那堆东西。
两只褪了毛的鸡,一箱子鸡蛋,一大块猪肉,还有好几捆子海带和粉条。
“咋买了这么多肉,菜呢?”黎阳蹲在地上,拎了拎猪肉,好沉,估计有二十几斤,“这些花了多少钱?”
“这不都是菜?”即便现在还经受着烂嘴角的痛,谭帅也觉得肉才是下饭的菜。
不跟他纠缠这个事儿,黎阳赶紧把东西归置起来,一边寻思这些猪肉得怎么整才能吃的久点。
为了这个,黎阳跑去卖卤肉的地方找人问,回来之后,把一大半的猪肉卤了,剩下的剁碎做成了丸子,肉丸子放到油锅里炸一遍,拿出来,能放挺长时间,以后再放到砂锅里炖或者放到白菜里煮,味道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