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3章 第2453章

我琢磨我的思想到底有没有传递的价值。一般来说值得列为传承的思想是适合放入大课教学的吧?所以看授课处对我的不待见,我的思想消失就消失了吧,没什么可遗憾的。

小随:“对,就是这样。所以疯算子完全没必要因为排队等转化成冰数花的项目太多而总想着提升生产效率。能生产多少都是缘分,在主人死前没得到生产机会的只能说它们与未来无缘,就让它们随主人一起消散吧。”

疯算子:“全力以赴之后的做不到才是无缘,完全不努力便放弃很可耻。后人用不用得上是后人的事情,无法预知未来的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我们今天的一个貌似不现实的小想法,也许在数万年之后结合那时的资源条件,恰恰能成就一份奇迹。”

裴简卓:“我们把疯算子的表现录下来发给授课处,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点评。假如授课处判断疯算子适合当老师,那么它的一些计划可能还真就有利于传承。”

先看授课处从姜掌门那里拿到初代计算盒子并试用后,有什么反应吧。

☆、09898-记名弟子

其他元婴期们总算不再盯着我和我的徒弟,开始各自去挑他们的徒弟了。

其实也没多少可挑选的。

除了每届选拔大会的次年之外,各年能升入内门的弟子数量都很有限,十几二十人便称得上多,少的时候甚至只有一两个,或者干脆没有。

可总人数少不代表对当次新入内门的弟子来说竞争小。因为在很多元婴期的固定印象中,觉得这些年份的入内门弟子,尤其是靠排名赛入内门的那些,心性不够纯粹,并不是妥当的徒弟人选。

于是在这些年份中,元婴期如果收徒,经常是因为觉得自己峰头的一些杂事缺人手了,所以挑几个当记名弟子。之后不会怎么教导,只是给人一间宿舍,然后吩咐很多工作。就这样也让被挑中的弟子觉得自己运气还行,好歹有个着落,比那些挑徒弟流程已经结束却还没人领走的强。

是的,明明这些年份中入内门的人数已经这么少了,却经常还会有人被剩下、没师父愿意收。对于这些小可怜,有时候掌门会觉得部分没来参与挑徒弟的元婴期的峰头适合再添些人,于是与那些元婴期商量,然后可能那些元婴期觉得“记名弟子而已,多几个也无所谓”,接着便收了。

但偶尔会出现特别背运的状况,就是当年适合收徒的元婴期个个都极端顽固或者心情极差,对于可有可无的人完全无法容忍,所以掌门没处塞人,便只好把这些弟子留在主峰。之后,如果这些弟子愿意,可以当掌门的记名弟子;如果觉得“掌门弟子会被迫修管理道,而自己完全不想涉足那个”,那么也可以当个没师父的内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