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远一个从五品,还不知道得多少年才能熬上去,正三品,连想都不敢想。
宁氏知道自己的大儿子是个好的,但却没有那么飘,认为他配得上高门大户真正的贵女,因此一开始挑选的结亲对象,都是与他们门第差不多的中层官宦之家。
是闵家主动寻了宁氏,透了口风,似乎是因为闵大人学问很好,在国子监客串着教过几次书,很欣赏姜承轩的文采,有意下嫁孙女。
闵家是什么人物?嫡长孙女进了宫,贵为四妃之一的贤妃,颇得圣宠,而且贤妃娘娘绝对对得起贤字封号,不争不抢,淡泊如水,性子是真好。
因此宁氏便很有些意动,在与家里人商量、又与相熟人家打听后,便主动请了媒人,去闵家上门提亲了。
姜久盈不由暗道,说句不该说的,希望贤妃娘娘不要生皇子才好,不然几十年后,还不知道有什么腥风血雨呢。自古被牵连进皇权争斗的家族,多数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少数笑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难以想象。
淡泊如水,不争不抢?能进了宫,当一宫主位,活得好好的,还有宠的女人,怎么可能像表面上这么简单。
不过眼下来看,这确实是一门好亲,闵家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嫡长女如此高嫁,下面的妹妹们,便是选个王府勋贵府,都是使得的。
一句欣赏才华就嫁个孙女出来?草率了吧?
而且他们两家议亲,是在今科之后,姜承轩并没有中进士,事实上这一次整个姜家颗粒无收,参加考试的几个哥哥全部名落孙山,便是心性豁达的姜承轩,在放榜之后,都把自己关在屋里,复盘了许久,有些难以释怀的。
明明辛苦准备了这么久,自认为自己的学问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却连个吊车尾的三榜都没上,多多少少有点打脸,太伤自尊了。
不过爹爹也说过,他当年也是考了三场,才最终高中的,现下姜承轩只有十九岁,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第一次下场不中,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毕竟是全国所有的顶尖人才汇集一堂,选出区区百十来人,强中自有强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