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赵记者拿着本子和笔,一边问一边记录。
“韩同志,我们报社最近一段时间收到了不少群众来信,都是说你们韩李村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韩兑一脸惊讶:“群众竟然写信到报社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赵记者笑着说:“是啊,我们开始也不清楚,后来辗转向人打听,才得知你们韩李村的事。关于‘农业学大寨’这事,咱们县开始得比较晚,就算有学的,也学得浮皮潦草,一直缺少一个真正的典型。不过,我在你们韩李村看到了新的希望。韩同志,我希望,你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咱们县,一定要全力配合我。”
韩兑不由得坐直了身体,严肃地说道:“赵记者,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记者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问:“韩李村的发展势头非常好,请问你是如何迈出这一步的?”
韩兑神色郑重地拿出那本已经翻旧的红书:“实事求是地讲,我完全是受了领袖的感召,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读书时深受马列主义领袖思想熏陶,而我又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对领袖的感情更深。他号召‘农业学大寨’,我就立即动员全村全社,大干苦干拼命干,甘愿人手千层茧,也要叫日月换新天。”
赵记者受到了情绪感染,语调也跟着高昂起来:“韩同志,你真的很有革命激情。那你大办工副业时,有没有考虑到你有可能会遭到一些人的非议?”
韩兑语气笃定:“我考虑过,但我一点也不怕。因为我有领袖的哲学思想指导,我不左不右不激进,完全按照‘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策略进行发展规划。我们是办工业和副业是为了挣钱吗?凡是这么想的人,思想都是有问题的。
我怎么会搞经济挂帅?我完全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赵同志,你是城里人,理论知识丰富,你应该知道,城里的工人兄弟生活得也很艰难,为了支援三线建设,为了对抗美帝和苏修,我们的工人兄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轻工业不够发达,日用品短缺,我们这些贫下中农怎么好意思再给他们添麻烦?我们就要因陋就简,土法制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尽量自给自足,如有余力,再去支援工人兄弟们。”
赵记者点点头,称赞道:“韩队长,你的觉悟比我想像中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