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李小涛激动地说道:“谢、谢你。我会好好干。”

三个副业组成立后,韩兑便用集体资金购买了500只鸭苗,300只鹅苗。同时又购买了三头母羊,七只小羊,羊太贵了,买多了钱不够用,以后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买不起羊,鱼苗总买得起,韩兑又让人买了一万尾鱼苗,放到村庄四周的池塘里养着,河里也放了一些,但这条河是活水,流经的地方不止他们韩李村一个村子,所以鱼苗放得也少。池塘里不止放了鱼苗,还种上了荷花,当然现在是看不到的。

除此之外,韩兑还让人买了几百株树苗,栽在村子的三条主干道两边和村庄外面的空地上。为了防止那些手欠的熊孩子和大人破坏树苗。韩兑还设立了一个儿童团,团长是李小海的儿子栓子,副团长是韩金的闺女韩盼盼,其余成员让两个团长自己挑选,韩兑还给他们发了小红袖章,这些孩子可尽职尽责了,每天放学后,认真巡逻检查,还主动给小树苗浇水施肥。

继儿童团之后,韩兑又成立了老人团,把那些年纪大的爷爷奶奶们聚到一起,也给发红袖章,没事就巡逻巡逻,负责村里的治安、卫生问题。

这一老一小两个组织,给韩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儿童团能管住熊孩子不惹事,让人省心。至于老人团那能管的就多了,他们看不顺眼啥都敢管,当然也能顺便自觉地管理一下自己。

没几天,整个韩李村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村口挂着两条红色横幅:农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村中的道路上干干净净,两边小树成行。村子南边的河滩上,羊儿在吃草,鸭鹅在游泳,村东头的砖窑里也经常在冒烟。

韩兑已经承诺说,他们今年烧的第一批砖先供给村小学,给孩子先盖三间教室;第二批用来盖知青宿舍。这两个提议,大家都同意。这些大人们中午休息或是下午收工后都自觉主动地来砖厂帮忙,知青们也主动过来。

赶到星期天,韩竹和李小江也会带着大些的学生来帮着干点杂活,他们都希望赶紧烧好砖,好盖新教室。

韩兑最开始在村里有两个小伙伴,一个是李小江,一个是刘逢秋,李小江已经有了正式的工作,干得是如鱼得水。刘逢秋因为有出身问题,处境略差,韩兑当上记分员后,他们家比以前好上许多,至少不用时不时地来汇报思想情况了。但他的工作问题仍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