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直接打车,而是沿着路边慢慢走着。街心公园就在前面不远处,那个红色的身影还在,老太太正带着小姑娘在公园里的滑梯旁玩耍。我加快脚步,走到公园门口,一眼就看见老李头正坐在之前那张长椅上,手里拿着搪瓷缸子,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孩子,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李叔,忙着呢?”我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
老李头转过头,看见是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是小林啊,这时候咋有空过来了?”
“刚忙完,过来看看您。”我把手里的茶叶递过去,“前阵子出差买的,您尝尝。”
老李头接过礼盒,打开看了看,又盖上,小心翼翼地放在身边:“你这孩子,跟我还客气啥。”他顿了顿,眼睛一亮,“是不是那事儿成了?”
我笑着点头:“成了,甲方说这周五就打尾款。多亏了您上次给我出的主意。”
“我就说嘛,准成!”老李头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些人,就得那么治。”他拿起搪瓷缸子,喝了口里面的茶水,“晚上是不是得庆祝庆祝?”
“是啊,定在聚福楼了,我正想请您一起去呢。”
老李头摆了摆手:“我就不去了,你们年轻人热闹,我这老头子去了也融不进去。再说了,我晚上还得回家给我老婆子做饭呢。”
我知道老李头的脾气,他决定的事,很难改变。我也不再勉强,只是说:“那改天我单独请您,就咱们俩,好好喝两杯。”
“行,这话我记着。”老李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对了,钱到了就好,你们工作室也能缓口气了。我看你前阵子,那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蚊子了。”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不是嘛,那段时间真是愁坏了。现在好了,石头落地了。”
我们坐在长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老李头说起他年轻时候的事儿,说他以前在厂里当钳工,那时候干活多实在,不像现在有些人,尽想着投机取巧。我安静地听着,看着远处玩耍的孩子,心里一片平和。
不知不觉,太阳竟从云层里钻了出来,洒下几缕金色的阳光,穿过湿漉漉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积水里的梧桐叶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重新焕发出光彩。
“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老李头站起身,拿起身边的茶叶礼盒和搪瓷缸子,“你也赶紧去吧,别让你那帮伙计等急了。”
“好。”我也站起来,帮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领,“李叔,慢走。”
老李头挥了挥手,慢悠悠朝公园外走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朝着聚福楼的方向走去。
路上的车多了起来,下班的人们行色匆匆,脸上却都带着几分轻松。空气里的雨味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街边餐馆飘来的饭菜香。我掏出手机,看到小周发来的微信,说包间订好了,七点开席,大家都等着我呢。
我加快了脚步,心里暖融融的。这场持续了三天的秋雨,不仅冲刷干净了城市的街道,也冲刷掉了压在我心头的阴霾。那些曾经让人焦头烂额的烦恼,在尘埃落定的这一刻,都变成了值得回味的插曲。
前方的聚福楼已经灯火通明,隔着玻璃窗,能看到里面热闹的景象。我仿佛已经听到了老王和小周他们爽朗的笑声,闻到了那瓶珍藏茅台的醇香。
生活有时候就像这场秋雨,看似连绵不绝,让人压抑,但只要熬过去,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而那些在困境中伸出的援手,那些不经意间的善意,就像是雨后的阳光,温暖而珍贵,照亮了前路,也温暖了人心。
我推开聚福楼的门,一股热气夹杂着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里面传来小周兴奋的喊声:“林哥,你可算来了!就等你开酒了!”
我笑着走进去,融入这片热闹之中。窗外,夕阳的余晖正慢慢褪去,华灯初上,整座城市在经历了三天的雨水洗礼后,显得格外清新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