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弃将与王怒

秦国伐魏的战事,如同秋风扫落叶,迅猛而酷烈。

在全新的军功制度(削耳记功)和便捷军粮(炒面)的双重加持下,秦军锐士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与凶悍。

短短三个月,魏军节节败退,边境数座重镇接连易主,兵锋直指大梁城下。

魏王假吓得魂飞魄散,连连派遣使者,携带重礼和屈辱的求和国书,星夜兼程赶往咸阳。

金银珠玉、美人珍宝,如同流水般送入丞相府,只求吕不韦能高抬贵手,令秦军止戈。

在榨干了魏国最后一滴油水,并迫使其割让了大片土地之后,吕不韦终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求和,下令前线班师回朝。

凯旋之师尚未抵达咸阳,一场论功行赏、同时也是整肃军纪的大朝会,便在章台宫隆重举行。

大殿之内,文武百官齐聚,得胜归来的将领们甲胄未卸,风尘仆仆,脸上洋溢着胜利的骄傲与对封赏的期待。

丞相吕不韦立于御阶之下,手持功劳簿,声音洪亮,一一唱名,依据新规核算军功,进行赏赐。

蒙骜用兵稳健,战果辉煌,获赐千金,增食邑;其麾下各级将领也按功行赏,晋升爵位者不乏其人。

整个朝堂之上,气氛热烈,一派欢腾。

然而,当论及偏师主将、老将王龁时,吕不韦的声音却陡然转冷,脸上的笑容也瞬间消失。

“上将军王龁!”吕不韦目光如电,直射向站在武将队列前列、一脸傲然的王龁,“你率偏师南下,牵制魏军,本有功于国。然,军报有载,你于攻克魏国垣雍之地时,曾俘获魏军士卒三千余众!”

王龁眉头一皱,似乎预感到什么,但依旧挺直腰板,傲然道:“确有此事!魏卒负隅顽抗,伤亡惨重,余者皆降!”

“既已降,为何不依大王新诏,以削耳断指记功,妥善安置降卒,充实边地人口?”吕不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反而下令,将三千降卒,尽数坑杀,以首级冒领军功?!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坑杀降卒!

这在新政推行之初,无疑是顶风作案,公然挑衅!

王龁脸色瞬间涨红,梗着脖子反驳道:“丞相!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三千降卒,人数众多,看管不易,若生哗变,后果不堪设想!坑杀以绝后患,乃为将者权宜之计!岂能因一纸新政,便缚住将士手脚,置大军安危于不顾?!再者,斩首记功,乃我大秦百年传统,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