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年代小丫头的快乐生活2

林卫东和张山歌也围了过来,林卫东说:“晓丫,你真厉害!还敢跟李虎子对着干!”

“那是!” 林晓丫得意地说,“以后你们也要帮向阳,不能让别人欺负他!”

“知道了!” 林卫东和张山歌点点头。

四个孩子一起摘了很多野山楂,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林晓丫把铅笔和作业本交给了王秀兰,王秀兰高兴地说:“真是及时雨!再过几天就要上学了,正愁没铅笔和作业本呢!咱们丫蛋儿真是个有福的!”

林晓丫心里美滋滋的,她觉得,有吃瓜系统真好,不仅能得福利,还能帮到好朋友,这样的日子真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晓丫快六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靠山屯只有一所小学,就在村东头的大古槐树旁边,是一间破旧的土房,只有两个老师,教一到四年级的学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秀兰早就开始给林晓丫准备上学的东西了。用系统给的二尺布票,买了一块浅蓝色的粗布,给林晓丫做了一件新褂子;用之前得的花布,做了一个新书包,上面还缝了一朵小红花;林老实又去供销社买了一块橡皮和一把小刀,加上系统给的铅笔和作业本,上学的东西就准备齐了。

林晓丫对上学充满了期待,每天都背着新书包,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模仿着老师上课的样子,给林卫东和陈向阳“上课”。陈向阳也很羡慕,陈大爷说,等明年,也让他去上学。

开学前一天,村里又发生了一件热闹事——张婶和她的大儿媳妇因为分家的事儿吵起来了。张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后,一直没分家,最近因为宅基地的事儿,大儿媳妇想分家,张婶不愿意,两人就吵了起来,吵得鸡飞狗跳,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晓丫,快去看看!张婶和她大儿媳妇吵起来了!” 王秀兰对林晓丫说,她也想去看热闹,但手里的活还没干完。

“好嘞!” 林晓丫一听,背着新书包就跑了,陈向阳也跟着她一起去。

张婶家在村中间,门口围了不少人。张婶坐在门槛上哭,大儿媳妇站在一旁,叉着腰,嘴里不停地数落着。

“娘!你太偏心了!老二还没结婚,你就把好的宅基地都给他留着,我们家啥都没有!” 大儿媳妇说。

“俺偏心?” 张婶哭着说,“你们结婚的时候,俺给你们买了新被子、新柜子,老二啥都没有!现在就想要宅基地,俺不同意!”

“那能一样吗?现在宅基地多金贵啊!我们家有两个孩子,以后长大了,总得有地方住吧?” 大儿媳妇说。

“俺不管!反正宅基地不能给你们!” 张婶说。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劝张婶的,有劝大儿媳妇的,还有煽风点火的。

林晓丫和陈向阳趴在人群外面,看得津津有味。林晓丫还跟陈向阳小声嘀咕:“你说,张婶会把宅基地给大儿媳妇吗?”

陈向阳摇摇头,小声说:“不知道。”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婆媳分家争宅基地’大戏,吃瓜成功!奖励:粮票三张(二斤)、红糖二两!已发放至宿主家米缸里!】

林晓丫心里一喜,又得福利了!粮票和红糖都是好东西,粮票能买白面,红糖能泡水喝,还能做红糖馒头。

看完热闹,林晓丫带着陈向阳回家,告诉了王秀兰。王秀兰赶紧去米缸里看,果然看到了粮票和红糖,高兴地说:“这系统可真给力!正好明天开学,给你蒸红糖馒头,让你带着去学校吃!”

第二天一早,王秀兰就蒸了一锅红糖馒头,香喷喷的,甜丝丝的。林晓丫吃了两个,又带了两个,一个给自己,一个给陈向阳。

背上新书包,戴上小红花发卡,林晓丫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了。陈向阳也跟着她,送她到学校门口。

“晓丫姐姐,放学俺来接你!” 陈向阳说。

“好!” 林晓丫点点头,走进了学校。

学校的土房里,已经来了不少学生,叽叽喳喳的,很热闹。一年级的学生有二十多个,大多是村里的孩子,林晓丫还看到了张山歌和李虎子,还有几个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

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姓刘,穿着一件蓝色的干部服,看起来很严肃。刘老师让学生们按高矮个排队,分配座位。林晓丫被分到了第二排,同桌是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叫王丽丽,是邻村的。

张山歌被分到了第三排,李虎子被分到了最后一排。

开学第一课,刘老师教大家认拼音。林晓丫学得很认真,她很喜欢上学,觉得认字很有意思。王丽丽也很文静,两人相处得还不错。

中午放学,林晓丫刚走出学校,就看到陈向阳在门口等着她,手里还拿着一个烤红薯。“晓丫姐姐,给你!” 陈向阳把烤红薯递给她。

“谢谢你,向阳!” 林晓丫接过烤红薯,香喷喷的,她掰了一半给陈向阳,“咱们一起吃!”

两人坐在学校门口的石头上,一起吃烤红薯,有说有笑。

下午上学,教室里发生了一件热闹事——王丽丽和前排的一个小男孩吵了起来。原因是小男孩趁王丽丽不注意,偷偷拿了她的橡皮,王丽丽发现后,让他还回来,他不愿意,还说橡皮是他的。

“这橡皮是俺的!俺娘给俺买的!” 王丽丽说,眼里含着眼泪。

“是俺的!俺捡的!” 小男孩说。

“你胡说!这橡皮上有俺的名字,是俺娘用针给俺绣的!” 王丽丽拿起橡皮,指着上面的小字。

小男孩一看,橡皮上果然有个“丽”字,脸一下子红了,低着头,把橡皮还给了王丽丽。

林晓丫坐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心里觉得真有意思。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同桌橡皮之争’小剧场,吃瓜成功!奖励:彩色铅笔三支(红、黄、蓝)!已发放至宿主书包里!】

小主,

林晓丫心里一喜,伸手摸了摸书包,果然摸到了三支彩色铅笔,心里美滋滋的。

下午放学,刘老师把林晓丫叫到办公室,告诉她,明天会来一个新老师,姓赵,是城里来的知青,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语文,让她明天早点来学校,帮忙打扫办公室。

林晓丫答应下来,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林晓丫就来到了学校,帮刘老师打扫办公室。办公室很小,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个书架。刚打扫完,就来了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一条蓝色的裤子,扎着马尾辫,看起来很洋气。

“你就是林晓丫吧?” 赵老师笑着说,声音很好听。

“嗯!赵老师好!” 林晓丫点点头。

“真乖!” 赵老师摸了摸她的头,“以后有什么事,就跟老师说。”

刘老师也来了,两个老师一起整理教学资料。林晓丫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听她们说话。一开始,两人还聊得挺好的,但聊着聊着,就因为教学方法的事儿吵了起来。

“刘老师,我觉得教语文应该多让学生朗读,培养语感,而不是死记硬背。” 赵老师说。

“赵老师,你刚来农村,不懂农村的孩子!” 刘老师说,“农村的孩子基础差,不死记硬背,根本记不住!你那套城里的教学方法,在这儿行不通!”

“怎么行不通?我觉得只要方法对,农村的孩子也能学好!” 赵老师说。

“俺教了这么多年书,还能不如你一个刚毕业的知青?” 刘老师有点生气了。

“教得久不代表教得好!” 赵老师也不让步。

两人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林晓丫坐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老师教学方法之争’大戏,吃瓜成功!奖励:笔记本一本(带塑料皮)、钢笔一支(英雄牌,需墨水)!已发放至宿主书包里!】

林晓丫心里狂喜,英雄牌钢笔!这可是好东西!在那个年代,钢笔是很贵重的,一般只有老师和干部才用得起!

两个老师吵了一会儿,也觉得没意思,就不吵了,各自整理资料。林晓丫悄悄离开了办公室,回到了教室。

同学们都来了,林晓丫把钢笔和笔记本拿出来,显摆给张山歌看。张山歌看得眼睛都直了:“哇!晓丫,你这钢笔真好看!是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