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汝州府尹便匆匆赶到杨氏商会,向杨昭禀报了钦差大臣到来的消息。
“家主,京城来了位户部侍郎赵大人,专程查探《汝州新报》一事。”府尹擦着额头的汗珠,“属下已按您的吩咐,将报纸流传的情况如实禀报,但那位赵大人似乎对杨氏颇为关注。”
杨昭放下手中的茶盏,脸上毫无惧色。
“来得倒是挺快。”
他转身吩咐苏墨:“去准备一份详细的汝州发展报告,包括工坊产值、百姓收入、税收增长等数据。既然朝廷要查,我们就让他们查个明白。”
苏墨会意点头:“家主是要主动出击?”
“正是。”杨昭起身踱步,“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邀请这位赵大人来商会做客。让他亲自看看,我们杨氏究竟在做什么。”
府尹听罢大惊:“家主,这样会不会太过冒险?万一…”
“万一什么?”杨昭打断他的话,“我们光明正大,何惧之有?况且,这位赵大人远道而来,我们作为地主,理应尽好地主之谊。”
他心中盘算着,这次正是个绝佳的机会。通过【人才洞察】系统,他已经了解到这位赵大人的基本信息: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朝中颇有清名,最重要的是,他对太师和王尚书的争斗心怀不满。
“苏墨,你亲自去驿馆,以我的名义向赵大人送上请柬,就说杨昭敬请赵大人明日午时到商会做客,有要事相商。”
“遵命!”
当苏墨将请柬送到驿馆时,赵大人正在研读从汝州府衙搜集来的资料。看到杨昭主动邀请,他颇感意外。
“这杨昭倒是胆大,明知朝廷来查,竟还敢主动邀请。”赵大人对身边的师爷说道。
师爷皱眉:“大人,会不会是个陷阱?”
“陷阱?”赵大人摆摆手,“我们是奉皇命而来,他再大胆也不敢对钦差如何。况且,我正想会会这个传闻中的杨家主,看看他到底有何本事。”
第二日午时,赵大人准时到达杨氏商会。
一踏进商会大门,他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偌大的院落井然有序,各种货物分类摆放,伙计们忙而不乱。最让他惊讶的是,这里竟有专门的账房,用的还是他从未见过的簿记方法。
“这是何种记账法?”赵大人好奇问道。
苏墨恭敬回答:“回禀大人,这是家主新创的复式记账法,能更清楚地掌握商会的收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