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银票入京,暗流涌动

泉州城的风波平息,杨昭的指令下达,新的征程已然开启。那张写着“扩张”的纸条,在他手中被轻轻放下,目光落在面前铺展开的大乾王朝舆图上。泉州只是一个点,他要将大乾钱庄的影响力,从这个点向四面八方蔓延,最终汇聚于京城。

苏墨的报告每日准时送达。泉州城内,粮价稳定,民心归附,大乾钱庄的银票已成为当地百姓最信任的支付凭证。王陈两家元气大伤,根基动摇,往日的嚣张气焰消散无形。他们的产业被府衙查封大半,族中子弟人人自危,昔日的盟友也避之不及。这并非杨昭的直接命令,却是他精心布局后的必然结果。他要的不是赶尽杀绝,而是让他们失去与自己抗衡的能力,成为反面教材,警示其他蠢蠢欲动的豪族。

“家主,泉州府尹已上奏朝廷,详细禀报了此次粮价风波的始末,以及大乾钱庄平抑粮价的功劳。”苏墨的声音从京城传来,带着兴奋。

杨昭微微点头。他已料到。泉州府尹在危急关头站队正确,自然要将这份功绩上报,以求自保并邀功。而大乾钱庄的皇商身份,也让这份功绩更加名正言顺。

“京中可有异动?”杨昭问道。

“有。”苏墨的语气收敛了些许,“陛下已下旨,召家主入京面圣。旨意今日便会送到泉州。另外,京城几位权贵,似乎对大乾钱庄在泉州的举动颇为关注,探听消息的渠道多了不少。”

“意料之中。”杨昭平静应答。京城的水深,他对此心知肚明。此番入京,绝非单纯的受赏。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不会坐视一个新兴的商业巨头,带着如此庞大的财富和影响力,贸然闯入他们的地盘。

他召来李沐风。李沐风自从被杨昭收服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私兵的训练中。这支队伍,在杨昭的现代军事理论指导下,已初具规模,战力远超寻常卫队。

“沐风,此番入京,路途遥远,京城更是藏龙卧虎之地。你亲自点选三十名精锐,随我前往。沿途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懈怠。”杨昭吩咐。

李沐风抱拳应道:“家主放心,属下定当护卫周全。”他眼中闪过兴奋。跟随杨昭以来,他见识了无数奇迹,每一次都让他对这位年轻的家主更加佩服。京城之行,他预感将是另一番激荡。

杨昭又向苏墨下达了数道指令。除了继续稳固泉州局势,他要求苏墨开始着手在江南几个重要商埠设立钱庄分号,并暗中派人打探当地的粮食储备情况和主要商路。他要确保,即使身在京城,大乾钱庄的扩张步伐也不能停滞。同时,他还特意嘱咐苏墨,在京城要多方打点,疏通关系,为杨昭的入京铺路,但要避免过早暴露真正的意图。

几日后,圣旨抵达泉州。府尹大人亲自出城迎接,对杨昭的态度更是恭敬有加。圣旨内容并无出奇,无非是嘉奖大乾钱庄平抑粮价之功,并召杨昭尽快进京面圣。

泉州百姓自发前来送行,夹道相送。他们明白,这位杨家主不仅救了他们的命,更给了他们新的希望。银票的便利,平价的米粮,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生活。

“杨家主,一路顺风!”“杨家主,泉州百姓永远记得您的恩情!”

马车缓缓驶出泉州城门,身后是逐渐远去的欢呼声。杨昭坐在车内,透过车窗,回望了一眼这座重获生机的城市。他唇边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泉州,只是第一步。

前往京城的路上,杨昭并未急于赶路。他将沿途经过的城镇乡村,都纳入了他观察的范围。每到一处,他都会让李沐风安排人手,暗中收集当地的物价、民生、主要产业以及地方豪强的势力分布。苏墨则每日通过信鸽,将京城以及各地反馈回来的情报,汇总整理后送至杨昭手中。

沿途所收集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汇入杨昭的思绪,在他脑海中勾勒出大乾王朝更为清晰的经济脉络和权力图谱。哪里有商机,哪里有潜在的风险,哪里是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之地,哪里又是朝廷影响力薄弱之处,一切都逐渐变得透明。他能对土地、产业、人才、甚至战略方案进行数据模拟和风险评估,给出最优解。

“家主,前方有一处山匪,最近颇为猖獗,过往商旅多有被劫。我们是否要绕道?”李沐风汇报。

杨昭对这伙山匪的情况早有预判。人数不多,装备简陋,但占据险要,地形复杂。他想了想:“不,不必绕道。让弟兄们准备,我们直接过去。”

李沐风微微一愣,但很快便领命而去。他明白杨昭的决定,总有其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