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流言四起,却又迅速被新学报社的文章拨乱反正。那些原本信以为真的百姓,转而对世家大族口诛笔伐,这让王大人等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原以为,舆论战能让杨昭焦头烂额,没想到竟被他反手利用,将世家的丑闻公之于众。
“报社那些文章,简直是胡说八道!”陈家家主怒气冲冲地拍着桌子,对王大人发泄着不满,“什么侵吞土地,什么高利盘剥,分明是污蔑!”
赵家家主也面色阴沉:“我等世家清誉,岂容一个黄口小儿这般践踏?陛下难道就任由他这般胡来吗?”
王大人压下心头烦躁,沉声对众人说:“陛下虽未明言,但报社文章刊登后,陛下已召见了几位御史,让他们约束言行。这说明陛下并非全然偏袒杨昭。”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眼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找到杨昭的把柄。我们布下的局,必须尽快见效。伪造的信件和图纸,可都准备妥当了?”
几人对视一眼,各自点头。
“一切妥当,只等时机。”陈家家主说,“只可惜,那批要潜入均田司衙门窃取图纸的人,至今没有回音。”
王大人摆了摆手:“不碍事,只要我们手中有‘证据’,便能让他百口莫辩。明日早朝,我会让御史台再次发难,这一次,定要让陛下对杨昭起疑。”
次日,朝会之上,果然又是一番激烈攻讦。御史们言辞更加激烈,直指杨昭“功高盖主”、“居心叵测”,甚至暗示他有“谋逆”之嫌。
“陛下,臣有密报!”一位御史手持奏章,声嘶力竭,“均田司侯爷杨昭,私下与边境守将往来,信件中多有密语,言及兵马调动,其心昭然若揭!”
另一位御史也紧随其后:“陛下,臣亦有密报!臣等查得,杨昭所改良之火器,图纸有异,内藏隐晦阵纹,疑有惑乱军心,甚至暗藏祸心之嫌!”
两份奏章,一明一暗,直指杨昭“勾结外敌”与“私藏祸心”。殿内顿时哗然,不少官员面色惊变,窃窃私语。这等罪名,一旦坐实,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王大人立于朝班,面色沉稳,心中却涌起一丝得意。他朝杨昭看去,想从杨昭脸上看到惊慌失措。然而,杨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面色平静,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皇帝的脸色,终于变得凝重起来。他接过奏章,细细审阅,目光在杨昭与几位御史之间来回扫视。
“杨昭,你可有话说?”皇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压迫。
杨昭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不疾不徐:“陛下,臣确与边境守将有过书信往来,但皆是探讨军情布防、后勤保障之事,何来密语?至于图纸,臣所改良之火器,皆为强国利器,何来隐晦阵纹?臣愿将所有书信与图纸,呈请陛下御览!”
他这番话,看似坦荡,实则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