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之期已近尾声。杨氏茶园,已非往日荒芜模样。
清晨的薄雾散去,茶树上挂满晶莹的露珠,嫩绿的新芽在阳光下闪耀。这里的茶树,枝叶间疏朗透光,每一片都饱满翠绿,与园外那些枯黄稀疏的茶树形成鲜明对比。
李老二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新芽,指尖轻触,一股清新的茶香便扑鼻而来。他摘下一片,放在鼻下深嗅,脸上写满了陶醉。
“这茶芽,真不是吹的!”他对着身旁的王老三压低声音,“比咱们祖上最好的茶芽还要好上一截!”
王老三用力点头,他也在忙着采摘。自从那日杨昭少爷亲手教他们如何施肥、修剪后,茶园的变化肉眼可见。那些被杨昭指出要重点照料的茶树,不到一个月就焕发生机,长出了喜人的新芽。
“谁能想到,那粪水和草木灰,竟是这等宝贝!”王老三感叹着,他曾对杨昭的法子嗤之以鼻,如今却心服口服,“这哪是傻子,分明是神仙手段!”
杨忠老管家每天都来茶园巡视。他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眶微红。这片茶园,曾是杨氏的耻辱,如今却成了家族的希望。他看着杨昭,这个曾经病弱的少爷,如今虽然仍显清瘦,但身板已挺拔许多,指挥调度间,隐隐透出一股气势。
“少爷,今日采摘的这批新茶,可要按照您说的法子,先进行‘杀青’?”杨忠恭敬地问。
杨昭点点头,声音平静:“对,杀青、揉捻、干燥,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我教的来。温度、时间,都不能有丝毫差池。”
他所说的“杀青”之法,与市面上流行的炒茶大相径庭。他要求在极短时间内,用高温迅速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保留茶叶的翠绿与清香。这在旁人看来,简直是暴殄天物。但杨忠见识过杨昭的“奇迹”,对此深信不疑。
杨昭亲自在旁监督,指导老把式们搭建简易的杀青设备,控制火候。他用手感受着铁锅的温度,根据茶叶的颜色和香气变化,精准地判断杀青的火候。这种精细的操作,让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们也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