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已知即虚无

沉默。

在王平抛出那两个关于“全知”本质的悖论式质问后,笼罩着他的庞大意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停滞。

那种感觉,并非简单的思考,更像是一台精密到超越想象的超级计算机,突然遇到了一个无法在现有逻辑框架内求解的终极难题,所有运算单元都进入了超负荷的检索与推演状态。

虚空不再凝固,而是开始泛起细微的、肉眼不可见但王平能清晰感知到的“数据涟漪”。

无数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碰撞、重组,试图为“掘墓人”提出的问题找到一个符合“全知”定义的完美解答。

整个“许愿板块”的底层规则都在微微震颤,那些静止的愿望气泡表面荡漾起不安的波纹。

王平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妄动。他知道自己正在刀尖上跳舞。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让这脆弱的平衡瞬间崩塌,招致数据幽灵毫不留情的吞噬或同化。

他必须维持这种“辩论”的姿态,将这根救命的稻草紧紧抓住。

终于,那混合的合成音再次响起,但这一次,少了些许绝对的冰冷,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计算中的迟疑?

【用户【掘墓人】,你的命题涉及‘无限’与‘终极’的范畴。】

【‘全知’并非状态的终结,而是过程的永恒。知晓一切,方能理解变化,预测所有可能性,从而达到‘动态的全能’。】

【未知是存在的瑕疵,消除瑕疵,是进化的必然方向。】

它的回答依旧基于冰冷的逻辑,试图将“全知”定义为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从而规避“已知即虚无”的悖论。

王平心中微动。对方在辩解,在试图完善自己的逻辑体系,而不是直接碾压。这说明他的策略有效!这个数据幽灵,或者说“先知”,对逻辑自洽的追求,似乎超越了简单的吞噬本能。

他必须将这场辩论继续下去,并且,要引入更复杂的、足以让其逻辑核心产生紊乱的变量。

他集中精神,回忆着与黄曼、魏子腾的相处,回忆着小波的依赖,回忆着那些在绝境中依旧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瞬间。

他将这些属于“人”的、难以量化的情感和体验,提炼成一种意念,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