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炎被列祖的声音拉回,眼睛却亮了起来,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列祖!我想到了!就像……就像相马!”
“相马?”嬴渠梁挑眉。
“对!”嬴炎兴奋地比划着,“最好的战马,它的子嗣往往也更容易出好马,虽然不一定每一匹都像父辈那样神骏,但总归比其他马群里随便挑一匹要强得多!”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所有的粮食里,每年都挑那些长得最好、穗子最大最饱满的留下来做种?这样年复一年,优中选优,是不是就能让粮食越来越‘好’?就像……就像我们选育良马一样!”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也越来越快:“如果我们让黔首也这样做,只选最好的留种,哪怕第一年、第二年变化不大,但十年、二十年呢?积跬步而至千里啊!这样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贵族们那种不计代价的堆砌要小得多,黔首也负担得起!”
这样做起来其实根本不难,种粮本来可是自己留下的。难的是如何让黔首接受这种观点。
从“高人生高人”联想到“良种生良粮”,再具体到“优中选优”的选种方法,甚至类比了最熟悉的相马之术。
这思路清晰,逻辑顺畅,最关键的是,它可行!
不需要什么神仙方术,不需要倾尽国力,只需要改变一种习惯,一种认知,假以时日,或许真能见到成效。
“优中选优……”嬴渠梁咀嚼着这四个字。这不只适用于种子,似乎也适用于……人?
商君只有一个,无法复制,但若能在万千黔首中不断“优中选优”,选拔人才,给予上升,哪怕十中选一,百中选一,日积月累,然后再分别赐婚。
这样大秦的人才池是否也能越来越深厚?】
<好家伙,杂交水稻!!>
<到了秦明帝那一代也就勉强翻一倍而已,还是在大秦帝王每年砸百分之一的国库收入进去的前提下,见效实在是太低了。太宗有点想当然啊。>
<思想不成熟的表现而已,让黔首来?开什么玩笑?>
<别讨论这个了!上面那个列祖好像已经在开始思考着杂交人的可能性了!!!>
<不要这么粗俗。那叫娶妻娶贤,赘夫赘优,自古以来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