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东海波谲破雾行,御前争议惊雷隐

“定波号”携带着俘虏和战利品返回天津港的消息,连同陈璘详细的战报,通过刚刚建成的电报线路,几乎是瞬息之间便摆在了林宸的案头。

林宸立刻意识到此事重大,不敢耽搁,携带着缴获的英夷航海日志、武器样品以及初步审讯口供,紧急入宫觐见。

养心殿内,崇祯皇帝看着林宸呈上的证据,听着他条理清晰的汇报,脸色越来越沉。

“英吉利……东印度公司……萨摩藩……”崇祯的手指敲打着那些缴获的文书,上面清晰地记录了英国人与萨摩藩的接触,以及他们试图在东海“建立据点”、“牵制大明”的企图。“好,好的很!北有罗刹,南有荷西,如今东边又冒出个英吉利和心怀叵测的倭寇!真当我大明是块任人宰割的肥肉吗?!”

皇帝的怒火在殿中弥漫。侍立的太监们噤若寒蝉。

“陛下息怒。”林宸沉声道,“英夷远来,其核心利益仍在印度与南洋,此次与萨摩藩勾结,试探之意多于决战之心。然,其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我大明必须予以坚决回击,震慑宵小!”

“如何回击?”崇祯目光锐利地看向林宸。

“其一,将此次俘虏的英夷首脑及罪证,明告天下,尤其是传达给仍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及南洋的荷兰人,使其知晓英夷之险恶,分化瓦解西夷可能的联合。”

“其二,命海军加强东海巡逻力量,若再遇英夷或萨摩藩船只擅闯我海域,或靠近我藩属琉球,有权视情况警告、驱逐甚至攻击。”

“其三,加快新型铁甲舰及后装线膛炮的研发列装,保持海军装备代差优势。同时,可考虑派遣一支小型外交使团,携带国书,直接前往江户,面见日本德川幕府将军,陈明英夷与萨摩藩勾结之害,利用幕府与西南强藩的矛盾,从内部制约萨摩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宸的策略清晰明确,既有眼前的强硬,也有长远的布局。

崇祯沉吟着,林宸的策略无疑是老辣且有效的。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口采纳之时,首辅周延儒(代表保守势力,历史上于崇祯三年复起,此处剧情需要可设定其已凭借资历和平衡之术上位)却出列了。

“陛下,老臣以为,林阁老所言,虽有其理,然过于激进,恐非国家之福啊!”周延儒声音洪亮,一副忧国忧民之态。

“哦?周爱卿有何高见?”崇祯眉头微蹙。

“陛下!”周延儒拱手道,“我大明连年用兵,北定罗刹,南平海波,国库虽因新政有所缓解,然民生依旧疲敝。如今为一远夷小邦与化外藩属之些许摩擦,便要大动干戈,甚至不惜劳师远航日本,此非持重之道!况且,海军新舰耗费何其巨大?林阁老动辄言‘代差优势’,然则这优势,是用金山银海堆出来的!长此以往,国用何以支撑?老臣恐,外患未至,内乱先生!”

他这话,巧妙地将外部威胁与内部财政、民生压力捆绑在一起,直指林宸体系“耗资巨万”的“弊病”,瞬间引起了部分守旧官员的共鸣,纷纷出言附和。

“周阁老此言差矣!”林宸尚未开口,已是户部郎中的一位林宸派系年轻官员忍不住出列反驳,“海军之费,看似巨大,然其护卫海疆,保障商路,所获之利,远超投入!去岁海关税收,因海军护航商路畅通,较前年增长三成有余!此乃以小搏大,何谈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