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不仅要胜,更要胜得漂亮!要以最小的代价,最凌厉的攻势,向罗刹人,也向天下昭示:大明疆域,神圣不可侵犯;大明兵锋,科技铸就,无可阻挡!”
这一番话,描绘出了一幅完全不同于传统战争的画面——一支小型、精锐、高度专业化、依赖技术和后勤的现代化军队,去执行一场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这超出了许多官员的想象,却也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新希望。
崇祯皇帝被这充满自信与技术美感的方案所打动,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借此战进一步检验和掌控新式军队的机会。“准!便依林爱卿所奏!着兵部、格物院、铁路总局即刻筹备!命曹变蛟为北疆征讨将军,统率特遣旅,克期北征!”
三、 林府调度,万源汇流
林宸府邸,再次成为战争机器的调度中枢。
林萧负责与兵部、户部对接,协调兵员抽调、装备配发、粮秣集结,他制定的后勤调度方案精细到了每一天、每一个中转站,确保这支精兵能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并投送至前线。
苏明远则动用在北疆的情报网络,全力搜集雅克萨城堡的详细布防图、哥萨克的活动规律以及周边地形水文信息。
而真正的技术核心,则在格物院。
小林玥放下了手头所有的长期项目,全身心投入到对北征装备的最后优化中。
她改进了燧发枪的击发机构,使其在严寒下的可靠性大幅提升。
她亲自监督了那二十门轻型野战榴弹炮的最终调试,确保其仰角调节机构和炮弹引信万无一失。
最让她费心的,是那几台准备用于后勤牵引的试验型蒸汽履带车。北疆的冰雪和泥泞是对它们最大的考验。“履带抓地力必须加强!锅炉防冻措施必须到位!传动机构要能承受更大的扭矩!”她几乎住在了工坊,与工匠们一起解决一个个难题。当第一台蒸汽履带车成功在模拟的冰雪路面上拖拽着沉重的物资前行时,所有人都知道,北疆的后勤保障,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底气。
四、 兵临城下,科技碾压
初春,黑龙江依旧冰封。曹变蛟率领着这支武装到牙齿的“特遣旅”,历经艰苦行军,终于抵达雅克萨城下。
哥萨克人最初对这支人数不多、还带着奇怪“铁车”的明军颇为轻视。然而,他们的傲慢很快被粉碎。
明军没有像传统攻城战那样蚁附而上,而是在城外构筑了坚固的炮兵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