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西陲烽烟 陆海并举

南洋,婆罗洲以北海域。

黄龙指挥的南洋舰队主力,与荷兰-苏禄联合舰队迎头相撞。荷兰战舰试图利用其操帆技术进行机动,但明军舰队中,那几艘安装了辅助蒸汽机的战舰,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术灵活性,它们逆风而行,迅速抢占有利阵位,用猛烈的侧舷炮火覆盖了敌舰队形。

小主,

开花弹在荷兰战舰的木质船体上炸开一个个恐怖的大洞,引发熊熊大火。苏禄人的小型桨帆船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更是如同纸糊一般,纷纷碎裂沉没。

海战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荷兰舰队司令见势不妙,试图撤退,却被明军蒸汽战舰死死咬住。最终,荷兰旗舰被重创俘获,其余战舰或沉或逃,苏禄水师则几乎全军覆没。

五、 捷报频传,暗流未息

西线稳守,南洋大捷的消息相继传回,朝野再次为之振奋。崇祯皇帝心花怒放,对林宸的信任和依赖似乎又加深了一层。

然而,一些细微的变化正在发生。崇祯在重赏卢象升、黄龙等将领的同时,也有意提拔了一些并非出自林宸体系的年轻将领,并开始过问格物院的具体开支和项目进展。

林宸对此心知肚明,他更加低调,将大部分功劳推给前线将士和皇帝圣明,自己则更深地隐藏在幕后,通过林萧和苏明远等人,继续微妙地影响着帝国的走向。

六、 帝国之轮,滚滚向前

双线危机的成功应对,如同一场高强度的压力测试,证明了新政之下的大明,已然具备了同时应对陆海重大挑战的国力与军力。西北的狼烟与南洋的波涛,非但没有撼动帝国的根基,反而使其战旗更加鲜亮,根基愈发牢固。

林宸站在权力的边缘,看着这艘自己亲手参与锻造的帝国巨轮,正按照设定的航向,碾过一切阻碍,轰然前行。他知道,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更复杂,但这艘巨轮,已然具备了乘风破浪的底气。而他的目光,已越过眼前的胜利,投向了更遥远的西方大陆,以及那即将由蒸汽力量驱动的、全新的未来。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时代车轮,蒸汽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