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兵临辽阳,斗智斗勇

一份由几位江南籍御史联名的奏疏,被悄然递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奏疏中并未直接攻击林宸,而是迂回进言,大谈“仁义之师”,称王师北伐,当以德服人,对辽东百姓应施以仁政,不可过于倚重杀戮与奇技,以免有伤天和,失却民心。更隐晦地提出,大军久顿坚城之下,耗费钱粮无数,若能“招抚”辽阳守将,令其献城归降,方为上策,既可减少伤亡,亦可彰显陛下仁德。

这奏疏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包藏祸心。其意在掣肘林宸的军事行动,用“仁义”的枷锁限制其手脚,甚至试图引导崇祯直接干预前线指挥,若真依此“招抚”,无异于痴人说梦,只会贻误战机,助长守军气焰。

崇祯阅后,果然心生疑虑,将奏疏内容通过快马转给了前线的林宸,并询问“招抚”是否可行。

林宸收到皇帝密信,看完之后,只是冷冷一笑。他立刻回信,言辞恳切而犀利:

“陛下明鉴!岳托乃虏酋核心,其家族与我有血海深仇,岂肯轻易归降?所谓‘招抚’,不过是其缓兵之计,亦或是朝中有人不愿见臣成功,以此迂回阻挠!对豺狼讲仁义,便是对百姓的残忍!辽阳汉民苦虏久矣,唯有以雷霆之势破城,方能真正解救他们,震慑宵小!若行妇人之仁,拖延不决,则军心懈怠,粮草耗尽,虏寇援兵若至,则大势去矣!臣在前方,深知战机稍纵即逝,恳请陛下勿信虚言,授予臣临机决断之全权!”

他的回信有理有据,直指问题核心,再次坚定了崇祯的信心。皇帝下旨申饬了那几名御史,明确支持林宸的方略。

四、 奇兵天降,水陆并进

朝堂风波平息,林宸可以心无旁骛地对付岳托。他敏锐地发现,辽阳城东面紧邻浑河,虽然水门防守严密,但河道本身或可利用。

他密令已控制部分辽河水道的黄龙水师,挑选善于潜水的死士,携带特制的、威力巨大的“水底龙王炮”(一种定时爆炸装置),趁夜潜至辽阳东水门之下,固定于水门闸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他命令曹变蛟,挑选五千最精锐的敢死之士,配备最好的盔甲和近战兵器,秘密运动至辽阳城防御相对薄弱的西北角待命。

三日后的子时,约定的信号升起。

轰隆——!!

一声沉闷至极的巨响从辽阳东门方向传来,整个城墙似乎都晃了一晃!水门闸口在剧烈的爆炸中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窟窿,河水倒灌而入!

“水门破了!”

“明军杀进来了!”

城内瞬间一片大乱,守军注意力被东面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