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僵局破局,奇正相生

一种由小林玥无意中启发、经过工匠完善的、带有棘轮结构的“千斤坠”式闸门,被用于加固几处重要的瓮城城门,使其更难被撞开。

神机营的火器手在格物院学员的指导下,改进了火药配比和弹丸铸造工艺,虽然提升有限,但在守城战中,每一点威力和精度的提升都至关重要。

林宸甚至组织工匠,在城头架设了多台经过改良、观测距离更远的“望远镜”(镜片研磨技术提升),用于观察敌军动向,提前预警。

这些看似微小的技术改进,累积起来,却让北京城的防御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皇太极派出的试探性攻击,都在明军严密的防守和犀利的火器反击下无功而返,反而折损了不少兵力。

四、 政治清算,根除后患

前线战事稍稳,林宸终于腾出手来,对朝堂内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政治清算。

那些在危机期间上蹿下跳、鼓吹议和、甚至暗中与城外可能有勾结的官员,被苏明远和骆养性搜集了充足的证据。这一次,林宸没有再给他们任何辩驳的机会。

以“通敌”、“惑乱军心”、“贪腐误国”等罪名,数十名官员被迅速罢黜、下狱,其中罪证确凿的十余人被直接处决,家产抄没。这场雷霆万钧的清洗,彻底荡涤了朝堂上残余的反对声音,林宸的权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崇祯皇帝虽然对如此酷烈的手段略有微词,但在严峻的形势和林宸展现出的能力面前,也只能选择默许和支持。

五、 皇太极的困境

后方粮道被袭,前线攻城受挫,内部(指投降的汉官、蒙古部落)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皇太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原本指望通过围困和内部瓦解来迫使明廷屈服,没想到林宸手段如此老辣,内部被其铁腕肃清,外部又有奇兵不断骚扰。

“林宸……林宸!”皇太极在中军大帐内,第一次感到有些无力。他知道,继续僵持下去,对自己极为不利。退兵,则此次倾国之力南征功亏一篑,威信大损;不退,则后勤难以为继,士气低落。

“传令……各部,收紧包围,加强戒备,暂缓攻城。”皇太极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另,派人回盛京,催促后续粮草,再调……再调一万兵马前来增援。”他试图维持住目前的战线,等待变数,或是明廷内部再次出现动荡。

僵局,依然在持续。但主动权,已经开始悄然向林宸和大明一方倾斜。林宸凭借其卓越的战略眼光、果敢的战术行动和毫不留情的政治手腕,在绝境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不仅稳住了局势,更开始扭转战局。一场决定国运的反击,已在酝酿之中。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雷霆反击,犁庭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