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整顿吏治!会同按察使司,对府、州、县各级胥吏进行核查,凡与地方豪强勾结、阻碍新政者,一律革职查办!同时,从北直隶、山东等地抽调一批经过新政历练、背景干净的干吏,南下充实江南各级官府!”
“其二,设立‘平准仓’!由市舶司和鼓励工商所得利润中,拨出专款,于各府县设立官仓。在粮价过低时收购,保护农户利益;在粮价过高或遇灾荒时平价出售,平抑物价,打击奸商囤积居奇!此举,可直接惠及小民,戳穿士绅转嫁负担之阴谋!”
“其三,加速海运与工坊建设!告诉那些合作的海商和工坊主,朝廷将进一步开放海外贸易特许权,并提供技术支持。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依附于新政,远比守着土地与朝廷对抗,利益更大!”
这是釜底抽薪之策,从吏治、经济、民生多维度入手,瓦解旧士绅的地方统治基础,同时培育支持新政的新兴力量。
小主,
三、 军制革新,强根固本
借着北疆大胜的东风,林宸开始着手更深层次的军制改革。他在平台召见卢象升、曹变蛟、赵率教等核心将领。
“此番大捷,证明我大明将士,并非不能战!然,旧有卫所制,积弊已深,非彻底革新,难成长久之力。”林宸开门见山。
卢象升深以为然:“阁老明鉴!卫所兵制,军户困苦,逃亡甚众,且训练废弛,不堪大用。如今能战之兵,多为招募之营兵,然粮饷、编制,仍多受旧制掣肘。”
林宸点头:“故此,本阁意,于北疆及重要边镇,先行试点‘新军制’。”
他提出具体方案:“其一,仿戚继光旧法,但有所损益。全面推行募兵制,精选壮勇,厚给粮饷,严明军纪。其二,统一编制,设镇、协、标、营、队、哨,明确各级职权。其三,设立随营武学,选拔军中聪颖子弟及有志青年,学习文化、兵法、火器操作,培养基层军官。其四,军工独立,设军器局,专司军械研发制造,确保质量与供应。”
曹变蛟听得眼睛发亮:“阁老!若真能如此,何愁边军不强!”
赵率教则考虑更实际:“阁老,此法甚好,然所需钱粮……”
林宸胸有成竹:“钱粮之事,本阁来解决。新政推行,国库渐裕。且,新军若能巩固边防,减少虏寇入塞之损失,其本身便是最大的节约!”他看向众将,“此事关乎国运,需稳步推进。卢师,你于宣大先行试点。变蛟、率教,你二人协助。务必谨慎,务求实效!”
四、 家中论政,雏凤清声
林府书房,已成了一个小型的政事堂与格物院的结合体。
小林萧对父亲提出的“新军制”颇感兴趣,拿着林宸绘制的编制草图,好奇地问:“爹爹,为什么要把军队分成这么多小块块?像以前的大将军,带着好多好多人,不是更厉害吗?”
林宸耐心解释:“萧儿,人数多固然好,但若指挥不灵,便是一盘散沙。分成小块,就像把一个大面团分成许多小面团,每个小面团都有负责人(哨长、队长),层层负责,大将军的命令就能更快、更准确地传达到每个人,队伍才能如臂使指。这就好比……”
他拿起女儿林玥刚做好的一个由许多小齿轮联动的大齿轮模型,轻轻转动主轴,所有小齿轮都跟着有序转动。“你看,玥儿这个模型,一个大齿轮带着很多小齿轮,每个小齿轮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整个系统才能顺畅运转。军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