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衙前风波,初露峥嵘

那清瘦官员接过苏明远手中的口供,快速浏览起来。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口供虽然只是抄本,但内容详实,时间地点人物俱在,画押手印清晰,不似作伪。更重要的是,里面提到了“试图行贿阉党”的敏感信息。

“你方才说,有义士相助,擒获凶徒?凶徒现在何处?”另一名官员问道。

“回老爷,凶徒已被学生与义士秘密关押在可靠之处,以防被人灭口!”苏明远叩首道,“学生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所言句句属实!只求朝廷派员彻查,还学生清白,严惩张贵、王显等国之蠹虫!”

就在这时,林宸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他走上前几步,对着几位官员躬身一礼,声音清朗却不卑不亢:“诸位大人明鉴,晚生林宸,便是当日侥幸擒获凶徒之人。苏先生所言,字字血泪。晚生不才,亦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清瘦官员打量了林宸一眼,见他虽衣着寒素,但气度从容,眼神清澈坚定,不由生出几分好奇:“你有何言?但说无妨。”

“谢大人。”林宸直起身,目光扫过几位官员,沉声道,“晚生以为,张贵、王显之流,不过疥癣之疾。然其背后所显,却是吏治腐败、豪强横行、民不聊生之痼疾!此等痼疾不除,今日有苏先生之冤,明日便有张先生、李先生之难!地方不稳,国库何充?边患何御?”

他这番话,直接将个案提升到了吏治和国家安危的高度,正好切中了这些言官御史们最关心的问题。

不等官员们反应,林宸话锋一转,从怀中取出那份小心保管的曲辕犁图纸副本,双手呈上:“晚生乃一介寒士,无力匡扶天下,然偶得前人遗泽,改良此‘曲辕犁’,经乡民试用,可省牛力人力过半,深耕易转向,于农事大有裨益。晚生愿献于此犁制法,若能在北地推广,或可稍解民困,增些许粮产,亦是为国朝略尽绵薄之力。此乃实物之利,或可佐证晚生与苏先生,并非空言泛泛、哗众取宠之辈。”

图纸?新式犁具?省力过半?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让几位官员更是动容。他们虽是言官,但也深知农事乃国之根本。若此物真如这青年所说,那价值可就太大了!远比一份控诉地方胥吏的状纸更有分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清瘦官员接过图纸,仔细观看。他虽然不懂具体工艺,但那图纸画得清晰明了,结构标注清楚,与现今使用的直辕犁明显不同,一看便知是花了心思的,绝非信口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