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非常时期,不得不防

然而,萧景琰也并非坐以待毙。渭北侯的暧昧态度和安湄陆其琛的坚守,让他倍感焦躁。尤其是,他安插在行宫外围的耳目传回了一些模糊的信息——安若欢的情况似乎在好转!

这消息让萧景琰如坐针毡。一个清醒的、拥有恐怖洞察力和布局能力的安若欢,比十个陆其琛和安湄加起来更可怕!

“不能再等了!”萧景琰眼中闪过疯狂的杀意,“必须在他们成事之前,彻底掐灭任何希望!”

他召来了“蛛网”中最神秘、也最擅长制造“意外”的一名头目——代号“鸩羽”。

“安若欢不能活,那个医女……也不能留。”萧景琰的声音冰冷无情,“强攻不成,下毒受阻……那就给他们送一份‘大礼’,一份他们无法拒绝,也察觉不到的‘大礼’。”

他在“鸩羽”耳边低声吩咐了一番。“鸩羽”面无表情地听着,最终只点了点头,身影如同鬼魅般融入阴影,消失不见。

这一次,萧景琰的目标不再是普通的毒药或暗杀。他要利用人性中最常见的疏忽和善意,布下一个几乎无解的死亡陷阱。

两日后。 一行风尘仆仆、看似逃难而来的百姓跌跌撞撞地靠近了行宫外围的警戒区。他们衣衫褴褛,面带饥色,其中几人还带着伤,相互搀扶着,看起来凄惨无比。为首的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声称他们是来自都城附近的村民,为了躲避战乱和萧景琰爪牙的迫害,一路逃难至此,听闻晟国摄政王在此,特来投奔求救。

守卫的士兵见他们老弱妇孺居多,不似作伪,但依旧保持着高度警惕,将他们拦在防线外,迅速上报。

很快,一名队长前来盘问。老者涕泪横流,诉说着萧景琰的暴政和一路上的艰辛,言辞恳切,令人动容。他们甚至拿出了一些破旧的、盖着村里印章的路引。

“……军爷行行好,给条活路吧……我们村里好多人都被杀了……就剩我们这几个逃出来……听说王爷是来打那个暴君萧景琰的,我们……我们愿意给军爷们做牛做马,只求一口吃的,一个安身之所……”老者哭得几乎昏厥过去,他身后一个抱着婴儿的年轻妇人更是低声啜泣,婴儿也发出微弱的啼哭,场面甚是可怜。

队正皱紧了眉头。收留难民,尤其是渊国百姓,并非不可,但这非常时期,万一混入细作……他不敢擅专,立刻派人向安湄和陆其琛请示。

安湄和陆其琛闻讯赶来,登上墙垛观察。看着下方那群瑟瑟发抖、面露绝望的“难民”,尤其是那个啼哭的婴儿,陆其琛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经历过都城的惨败,亲眼见过战争给平民带来的苦难,心中那份沉重的负罪感让他对眼前的景象格外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