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保姆报到

年轻军官上前一步,动作标准地对着院门旁一个穿着便服、看似随意靠在墙边抽烟的精悍男子出示了一张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和一个特殊的证件牌。便衣男子目光锐利地扫过文件和证件牌,又抬眼仔细打量了一下军官和后面的年轻女子,通过微型耳麦低声确认了几句,随即干脆利落地一点头,侧身让开了门口位置,并示意另一名在暗处警戒的同伴打开院门。

沉重的院门无声地向内滑开,露出内里的景象。

军官领着年轻女子进入前院穿过影壁。刚一进门,一股不同于外面胡同的清新湿润空气扑面而来,带着花草的芬芳。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让即使是见过不少首长住处的年轻军官,眼底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身后的李秀云更是微微张开了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哪里是传统的四合院?分明是一座融汇了传统精髓与现代科技、移步换景的园林府邸!

脚下是光可鉴人的整块青石板铺就的宽阔引路,石缝间镶嵌着导水的铜槽,雨水可以悄无声息地流走。正对着的是气派的垂花门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色彩古朴雅致。门楼两侧,高大的罗汉松、姿态虬劲的百年石榴树错落有致。目光向左望去,竟是一片精心打理的小型园林:假山堆叠玲珑,上有亭翼然;一泓清池,锦鲤摆尾,睡莲初绽;池边怪石点缀,几丛修竹随风摇曳,沙沙作响。一条曲折的鹅卵石小径穿竹林而过,通向深处,引人遐想。

右侧则是连接前后院的抄手游廊,廊柱朱漆,顶部镶嵌着大片的特种玻璃,既能遮风挡雨,又能充分采光。游廊外侧,盛开着各色叫不出名字的珍稀花卉,花香阵阵。更令军官和李秀云暗暗咋舌的是,整个院落目之所及,干净整洁到了极点,一尘不染,仿佛连空气都被过滤净化过,温度也恒定在舒适的范围。

军官定了定神,恢复沉稳,领着还在不住偷偷打量四周的李秀云,穿过垂花门,沿着铺设平整的青石板路,走向中院核心区域的正厅(待客厅)。

待客厅是典型的中式厅堂格局,却又处处透着现代气息。宽敞明亮,地面铺着温润的浅色大理石。正中是传统的八仙桌和太师椅的组合,但材质是顶级的紫檀木,包浆莹润。两侧靠墙摆放着线条简洁却质感厚重的布艺沙发和配套茶几,方便现代会客。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深远的现代水墨画。最奇特的是,大厅顶部看不到任何灯具,光线却均匀柔和地从天花板本身散发出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靠墙的多宝格上,既有古朴的瓷器、青铜器,也摆放着几件造型奇特、闪着金属冷光的模型(显然是未来家电的概念模型)。一面墙上,内嵌着一块巨大的屏幕,此刻处于关闭状态。

何雨柱已端坐在八仙桌旁的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谭雅丽闻声,也从连接花厅的侧门走了进来,安静地站到何雨柱身后侧方。

年轻军官带着李秀云走进待客厅,在距离何雨柱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身体绷得笔直,“啪”地一声,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有力:

“报告何首长!我是奉命护送李秀云同志前来的王建军少尉!请指示!”

李秀云紧跟着上前一步,同样站得笔直,双手紧贴着裤缝线。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紧张的心情,声音清脆而清晰地开口,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

“何首长,您好!我是李秀云!奉上级命令前来报到,听从您的安排!”

她的目光飞快地扫过端坐的何雨柱。这位年轻的“首长”,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年轻,面容俊朗,眼神深邃平静,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周身却有种令人不自觉屏息凝神的沉稳气场。再看到他身后那位气质雍容、面带温和笑容的女士(谭雅丽),李秀云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点。

何雨柱放下文件,目光落在李秀云身上,平静地打量了几秒。她的站姿、眼神和说话的语气,都带着明显的部队烙印。“李秀云同志。”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相信东叔那边已经把基本情况跟你说明了。我这里,有三点要求,你要记住。”

李秀云立刻挺直腰板,神情更加专注:“是!请您指示!”

“第一,”何雨柱语气沉稳,目光直视她的眼睛,“在这个院子内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大小,无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不得以任何形式,向院子以外的任何人透露半分。这一点,是铁律。”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