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逸,乃是当朝太傅,帝师之一,同时也是皇室“文华阁”的首席大学士,是真正屹立于帝国权力和文教顶峰的大人物,其地位尊崇,远非江南行省的官员可比。
这样一位大人物,竟然亲自给他传讯?而且语气如此客气?所谓“要事”,关乎“文道未来”和“天下格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
林砚沉吟良久,太傅云逸,代表的是帝国官方最高文教势力,其态度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皇室对“文气”和“文道复兴”的看法。
如果能够得到官方的认可甚至支持,文道复兴之路无疑会顺畅许多,但另一方面,一旦卷入帝国高层的博弈,其中的凶险也远超学院和地方的纷争。
去,还是不去?
权衡再三,林砚决定赴约。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了解高层动向、为文道争取更大空间的机会。
风险固然存在,但若一味畏缩不前,也难成大事。
他需要知道,帝国对这“新”出现的文道力量,究竟持何种态度。
他回复了一道简单的讯息,表示准时赴约。
做完这一切,林砚走出静修室,望向远方,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金陵城华灯初上,繁华背后,是无数暗流涌动。
他知道,与太傅的会面,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必将更深地卷入这个时代的洪流之中。
声名远播,是动力,也是枷锁。
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道心坚定,唯有勇往直前,方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开辟出属于文道的一片新天地。
山雨欲来风满楼,听潮轩中,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