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知阁下,想如何比试?”
林砚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对方提出的不是一场关乎名誉的挑战,而是一个寻常的询问,这份从容镇定,让台下不少人暗暗点头。
那金陵文苑的倨傲青年,名叫柳随风,见林砚如此淡定,心中更是不忿,冷笑道:“简单,今日文会,群贤毕至,正可借景抒情。你我二人,便以这‘星辉学院’为题,即兴赋诗一首,限时一炷香,由在座诸位前辈公评,如何?”
即兴赋诗,限时一炷香!
这考验的不仅是才思敏捷,更是诗词功底和临场心态,柳随风以此发难,显然是自恃才高,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最纯粹的“文采”碾压林砚,彻底击碎他那套“文气”理论的根基。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柳随风的诗才在年轻一辈中确实颇有名气,这个挑战,对林砚极为不利。
许多人看向林砚的目光,充满了同情和担忧。
顾青源院长眉头微蹙,正要开口圆场,却见林砚微微抬手,示意无妨,他看向柳随风,嘴角甚至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可以。”
干脆利落的两个字,让柳随风一愣,也让全场再次安静下来。
他竟然答应了?还如此轻松?
立刻有工作人员在台上点燃了一炷细香,青烟袅袅升起。
柳随风不敢怠慢,立刻凝神静思,眉头紧锁,开始在备好的宣纸上奋笔疾书,他要写出一首足以技惊四座、碾压林砚的佳作。
而林砚,却并未立刻动笔。
他反而闭上了眼睛,仿佛老僧入定,台下众人看得莫名其妙,心急者甚至以为他放弃了。
然而,在林砚的感知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并未刻意去搜肠刮肚地构思诗句,而是将心神沉入【文明图鉴】,同时放开感知,感受着这星辉学院的气息——那古老建筑的厚重,那参天古木的生机,那浓郁灵气的流转,那无数学子求知的热情,以及……那隐隐与星辰共鸣的学院底蕴。
他并非在“作诗”,而是在“感应”,在“共鸣”,他要做的,不是堆砌辞藻,而是将这片天地、这方学府所蕴含的“意”,用最契合的诗句表达出来。
这,才是文气与诗词结合的真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香已燃过半,柳随风那边已然完成初稿,正在紧张地修改润色,额角见汗。
而林砚,依旧闭目而立,气息平稳。
台下开始出现焦急的窃窃私语。
“他在干什么?时间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