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站起身来,拱手应道:“主公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末将定会不负主公所托,争取说服张松和张任,为主公谋取西川立下功劳。”
糜竺也上前一步,说道:“主公,我愿与张将军一同前往,也好在旁协助。我虽不擅武艺,但略通谋略,且善于言辞,定能助张将军一臂之力,将主公的诚意传达给张松等人。”
成大器点头同意,随后又叮嘱了一番,让他们务必小心行事。“此行凶险,你们一定要谨慎。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回来禀报,不可逞强。”
张绣和糜竺二人经过一番精心乔装打扮后,身着普通商贩的服饰,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怀揣着成大器的亲笔书信,踏上了前往西川的漫漫征途。
这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翻山越岭时,那陡峭的山路犹如登天之路,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险阻,令他们举步维艰;穿越密林时,蚊虫肆虐,叮咬得他们浑身瘙痒难耐,而那不时传来的野兽低吼,更是让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然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危险,他们心中始终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务。这个信念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给予他们无尽的勇气和力量,支撑着他们不断前行。
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益州。
在益州城中,张松正坐在书房中,他的眉头紧紧地皱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笼罩着。他的脸上显露出深深的愁容,似乎有许多烦心事萦绕心头。
书房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典籍,这些书籍见证了张松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然而,此刻他却无心翻阅这些书籍,而是凝视着案几上尚未完成的文书,心中一片茫然。
张松原本对曹操寄予厚望,认为他是当世的英雄人物,必定能够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他曾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和希望,希望能在曹操的麾下一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曹操的傲慢无礼让张松深感失望,他根本没有把张松放在眼里,甚至对他的才能和建议不屑一顾。
“难道我张松注定要埋没于此,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吗?”张松心中暗自叹息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落与不甘。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忽视和冷落,他相信自己的才能绝不亚于他人,只是缺少一个机会罢了。
就在这时,家丁前来通报,说有两位自称是从汉中而来的客人求见。张松心中一动,他隐隐感觉到,这或许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于是,他连忙吩咐家丁将客人请进来。
张绣和糜竺走进书房,见到张松后,连忙拱手行礼。张绣说道:“久闻张别驾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等奉成大器将军之命,特来拜访。将军对别驾的才华仰慕已久,此次特命我等前来,希望能与别驾共商大事。”
张松微微皱眉,他对成大器的名字并不陌生,但他并不清楚这两人的来意。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说道:“不知二位前来,有何贵干?”
张绣从怀中取出成大器的书信,双手递给张松,说道:“张别驾,这是我家主公给您的书信,请您过目。我家主公在信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志向与计划,希望能得到别驾的支持。”
张松接过书信,缓缓展开,只见上面写道:“久仰张别驾高才,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苍生受苦。某虽不才,却也心怀壮志,欲救万民于水火。听闻张别驾有济世之才,却未遇明主,某深感惋惜。若张别驾不弃,愿与某共图大业,拯救天下苍生。某定当以国士之礼相待,与别驾一同开创盛世。”
张松看完书信,心中大为感动。他深知成大器是一位能力出众的主君,若能辅佐他成就大业,也不枉自己一生所学。但他仍有些犹豫,毕竟这是关乎一生的大事。于是,他抬起头来,看着张绣和糜竺,说道:“成将军如此厚爱,张某感激不尽。只是此事重大,还需从长计议。我需要考虑一下其中的利弊,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张绣见张松态度有所松动,心中暗自高兴。他趁热打铁地说道:“张别驾放心,我家主公诚意十足。只要您愿意相助,我家主公定会以国士之礼待您。主公胸怀宽广,善于用人,您的才华在主公麾下定能得到充分施展,我们一同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