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张宁

张宁轻轻揭开面纱,露出一张绝美的容颜。她的眼眸清澈如秋水,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但其中却隐隐透着几分忧虑。“将军,实不相瞒,小女子此来,是为了一件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帛书,小心翼翼地递向成大器,“这是家父临终前留下的《太平要术》残卷,其中记载着能平定乱世的秘法。”

成大器接过帛书,展开细看。上面的字迹古朴苍劲,记载着一些关于天象、兵法和治国安邦的奇思妙想,字里行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但他心中仍存疑虑,太平道曾与朝廷为敌,是朝廷眼中的叛逆,张宁此时送来这般重要之物,究竟有何目的?会不会是一场阴谋?

似乎看出成大器的疑虑,张宁轻叹一声,眼神中满是真诚:“将军不必多疑。家父发动黄巾起义,本意是为了推翻腐朽的汉室,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可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百姓反而陷入更深的苦难。小女子游历四方,见苍生涂炭,心中不忍。听闻将军素有大志,且心怀仁义,且以妾身观将军太平要术修习以颇有心得,故来相投。”

成大器沉吟片刻,目光紧紧盯着张宁,问道:“姑娘可知,我如今在董卓帐下效力?”他想试探张宁对自己立场的看法,以及她是否真的了解自己。

张宁神色平静,语气坚定地说道:“将军身在曹营,心在天下。小女子虽居深山,却也听闻将军的事迹。将军在青州收留我黄巾旧部,广纳贤才,赈济百姓,与董卓那帮只知烧杀抢掠之辈,不可同日而语。”她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成大器心中的一丝防线。

这番话让成大器心中一动。张宁虽为女子,却对天下局势洞若观火,且能看透自己的志向。若能将她收为己用,不仅能得到《太平要术》中的智慧,更能借助她在黄巾军中的影响力,招揽更多的人才,扩充自己的势力。

然而,此事事关重大。太平道曾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若贸然接纳张宁,不仅要面对朝廷的猜忌,还要提防董卓等人的算计。一旦被董卓得知,说不定会引起他的怀疑,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况且,谁也不知道张宁此举是否另有图谋,人心隔肚皮,在这乱世之中,不得不防。

“姑娘的美意,成某心领。只是此事太过重大,还需从长计议。”成大器将太平要术残页递还,眼神中带着一丝歉意,“姑娘不妨先在府中暂住,待我思虑周全,再做定夺。”他决定先稳住张宁,同时仔细权衡利弊,再做决策。

张宁微微颔首,重新蒙上白纱,语气平和地说道:“一切但凭将军做主。小女子既已来此,便信得过将军。”说罢,在丫鬟的引领下离去,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只留下一阵淡淡的香气。

目送张宁的背影消失,成大器陷入沉思。这个意外的访客,带来的不仅是《太平要术》,更是一个改变局势的契机。但在这乱世之中,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疏忽。他坐在书房里,反复思考着张宁的话,分析着其中的利弊,试图找到一个万全之策。

夜幕降临,长安城灯火渐次亮起,点点光芒如同繁星洒落在人间。成大器站在窗前,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暗自盘算:张宁究竟是天赐助力,还是暗藏危机?自己又该如何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走出一条通往霸业的道路?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但他也坚信,只要把握好机会,或许就能在这乱世之中,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基业,还天下一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