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益州风云

关键在于度和人选。

“汉中……确是一步好棋。”

蔡琰缓缓道,“但,不是现在。”

众人皆看向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如今三面受敌,青徐叛乱未平,不宜再开新战线。

此时进军汉中,恐力有未逮,反授人以柄。”

蔡琰分析道,“对益州,当以拉拢、威慑并重,但主要以拉拢为主。”

她做出决断:

“再派使者,携带重礼,秘密入蜀。

不必再见刘璋,直接接触黄权、张任等倾向于朝廷的将领臣子,许以朝廷承诺,加固其保汉之心。

同时,可‘泄露’消息给张松,言朝廷已知其与曹操勾结,若益州有变,必先取其首级!

以此分化益州内部。”

“主公英明!”

刘晔赞道,“如此,刘璋身边既有劝其投曹者,亦有劝其保汉者,其自身又多疑,必难以下定决心。

只要拖住益州,使其保持中立,便是为朝廷争取了时间!”

就在朝廷定下益州方略的同时,荆州方面再传战报。

周瑜因顾忌朝廷水师在沿海的骚扰和孙权犹疑不定的态度,攻势稍缓,转而巩固江夏,消化战果。

刘备得以喘息,在襄阳、江陵一线重整旗鼓,与江东军形成对峙。

而那个失踪的马超,如同人间蒸发,杳无音信。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愈发汹涌。

曹操在稳定西凉后,并未如朝廷所料那般立刻东进或南下,反而偃旗息鼓,仿佛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什么。

冬日的彭城,寒风呼啸。

蔡琰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看着上面标注的各方势力,曹操的沉默,比他的进攻更让人感到不安。

她知道,曹操绝不会满足于西凉一隅之地,他的下一次出手,必将石破天惊。

而那个关键的变量——益州,最终会倒向何方?

或许,答案就藏在成都那场看不见硝烟的博弈之中。

张松的野心,法正的谋算,黄权的忠诚,张任的勇毅,以及刘璋那摇摆不定的心,都将决定这片西南天府的最终归宿。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