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张辽率本部精锐,自阳平国南下,做出威逼魏郡,牵制夏侯惇主力的姿态,使其不敢全力支援张合。
徐晃则继续坐镇冀州北部,加速整军,稳定地方,此为长久之计。”
“第三,吕布,表其为并州刺史,令其不必局限于常山,可相机向并州腹地(如太原郡)攻略,搅乱曹操后方,分散其注意力。
告诉他,若能建功,朝廷不吝厚赏!”
蔡琰深知吕布秉性,需以重利驱之,并给予其更大的自主权,方能令其卖力。
“第四,幽州方面,毛玠持节,全权负责整合事宜。
加封其为幽州都督,军政一体,可便宜行事。
当务之急,是迅速整编幽州兵马,安抚乌桓、鲜卑各部,巩固北部边防,同时可派遣偏师,自幽州南下,佯攻并州,威胁曹操冀州北部侧翼。”
“第五,传令黄忠水师,主力依旧巡弋渤海,可分出一部,沿黄河溯流而上,运送部分粮草军械至东郡,支援张飞作战。”
“第六,南线荆州、江东,亦需加以利用。
再发诏书至刘备,重申朝廷支持,并催促其速定襄阳。
将曹操主力北调、淮南空虚的消息,‘无意间’透露给江东细作。
周瑜、孙权皆乃人杰,岂会放过此等良机?”
蔡琰的这一系列部署,立足于防守反击,充分利用朝廷现有的地盘和兵力优势,进行全方位的牵制与调动,虽无郭嘉那般鬼神莫测的奇谋,却胜在稳重周全,正奇相合,最大程度地抵消了因河内失守带来的战略被动。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整个朝廷势力如同被惊醒的巨兽,开始高效地运转起来。
兖州前线,张飞接到命令,虽心有不甘,但也知局势严峻,立刻收缩兵力,放弃部分已占领的豫州城池,率主力日夜兼程回援东郡。
他与臧霸合兵一处,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哀兵之势,在白马、燕县一带构筑防线,硬生生顶住了张合乘胜而来的猛攻,双方陷入惨烈拉锯。
冀州南部,张辽率领的精锐如同出鞘利剑,兵临魏郡边境,不断袭扰,迫使坐镇邺城的夏侯惇不敢轻易分兵南下。
而徐晃在北方,则展现出卓越的治军才能,迅速整编了数万河北降卒,汰弱留强,严明军纪,使得朝廷在冀州的控制力日益巩固。
吕布得到“并州刺史”的任命和“封侯”的许诺,大喜过望,立刻如同打了鸡血般,不再满足于在常山劫掠,开始挥师西进,猛攻并州门户井陉关,兵锋直指太原!此举果然牵制了袁谭和曹操大量的并州驻军。
幽州,毛玠展现出其作为暗线首领时积累的惊人能量与手腕。
他持节都督幽州军政,一方面以雷霆手段镇压少数心怀异志的袁氏旧部,另一方面大力安抚地方豪强与少数民族首领,征辟贤才,恢复生产,并迅速整合了焦触、张南等部兵马,使得幽州局势以惊人的速度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