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风雨如晦

此刻看似默契,实则是二虎竞食之局,都想着借对方之力消耗我军,再伺机扑向对方,攫取最大的那块肥肉!”

蔡琰眸光湛然,接口道:

“奉孝之意,是他们看似合力,实则各怀异心。

朝廷正可效昔年陈平驱除范增之故智,行驱虎吞狼之策?”

“驱虎吞狼,尚不足以形容此局之妙。”

郭嘉微微摇头,执起案上朱笔,饱蘸墨汁,在司隶与河内之间划下一道凌厉的弧线,

“我们要做的,是给这两头饥肠辘辘的猛虎,各自设下诱饵与陷阱。

要让袁本初这头猛虎,一头撞上司隶曹操筑起的铁壁;

要让曹孟德这头狡虎,一口咬在河内我军布下的坚城之上!

使其互相猜忌,彼此消耗!”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徐庶与刘晔,开始下达一连串指令,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其一,密令箕山赵云,挑选精锐,昼伏夜出,不必与曹军主力交锋,专司袭扰其通往雒阳的粮队与信使。

同时,令其麾下善于散布流言者,在偃师、巩县一带广布谣言,就说‘曹司空欲效董卓故事,不日将迎天子迁都雒阳,以避河北兵锋’。

此谣言,务必要让北岸的袁军细作听到!”

“其二,传令河内徐晃,荡阴既已残破,不必徒耗兵力争夺。

可弃守荡阴,集中所有兵力、粮草,加固怀县、野王等核心城池防务,深沟高垒,准备持久之战。

然,守并非龟缩不出。

每日需遣数支精锐小队骑兵,轮番出城,骚扰文丑营地,击其巡哨,焚其草料,使其士卒不得安寝,时刻紧绷。”

“其三,”他的笔锋陡然转向东南,

“令广陵张飞,其所部水师不必再虚张声势,可大张旗鼓,沿淮水西进,做出强攻寿春之势。

同时,令细作在淮南散播消息,就说朝廷欲取寿春,断曹操东南赋税之源。

曹操多疑,且淮南新定,孙策又虎视眈眈,他必不敢掉以轻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庶仔细听着,沉吟道:

“奉孝此计,三路并举,虚实相间,确是高妙。

然……风险亦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