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微笑着回应。
蔡邕在炭盆旁坐下,搓了搓手,看着并肩而立的女儿和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沉吟片刻,道:
“如今朝廷局面渐开,威加海内,此乃可喜之事。
然,国基之稳,亦需家室之安。”
他看向蔡琰,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
“昭姬,你与奉孝之事,拖延已久。
先前是局势不稳,无暇他顾。
如今……也该提上日程了。”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闻炭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蔡琰脸颊微不可察地泛上一抹红晕,她下意识地瞥了郭嘉一眼,见他也是微微一怔,随即垂眸不语。
他们之间,早已心意相通,并肩作战,生死相托,那份情谊早已超越寻常。
但“婚事”二字,在这乱世之中,在这肩负天下的重担之下,似乎总是被有意无意地搁置。
郭嘉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
“伯父,如今四方未靖,曹操、袁绍虎视眈眈,南方局势一触即发。此时谈及婚嫁,恐……”
“正因局势艰难,才更需定鼎人心!”
蔡邕打断他,语气略显激动,
“你二人,一为朝廷柱石,算无遗策;
一为女中尧舜,代掌国政。
名分早定,则朝廷根基更固,亦能让那些暗中非议‘牝鸡司晨’、‘名不正言不顺’的宵小之辈彻底闭嘴!
此非私事,乃关乎国体!”
他看向郭嘉,目光锐利:
“奉孝,你智计超群,难道看不出这其中的利害?莫非……你心中尚有疑虑?”
“嘉绝无此意!”
郭嘉立刻肃容道,他看向蔡琰,目光坦诚而坚定,
“能与昭姬相伴,是嘉此生之幸。只是……恐委屈了她。”
他深知自己病体缠身,前途未卜,而蔡琰风华绝代,肩负重任,他不想因一己之私,让她再添牵绊。
蔡琰迎上他的目光,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丝毫犹豫,她轻轻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父亲所言在理。乱世之中,更需稳定人心。我……无异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三个字,带着一丝女儿家的羞涩,却也有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蔡邕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抚须道:
“好!既然如此,老夫便择选吉日,禀明天子,将此事定下。
不必大肆操办,但该有的礼数不可废,总要叫天下人知道,我汉室正统,不仅有权谋征伐,亦有伦常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