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卷过中原大地,却吹不散弥漫的硝烟与血腥。
兖州东部的战局,正朝着对刘岱极其不利的方向滑落。
青州黄巾司马俱部,虽缺乏章法,但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和困兽犹斗的疯狂,给刘岱军造成了持续放血般的消耗。
刘岱急于求成,试图寻求决战,却在一次轻敌冒进中,于任城国境内遭遇黄巾伏击。
混战中,这位兖州牧竟被乱兵所杀,首级亦不知去向。
刘岱战死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震动了整个兖州,也迅速传向了周边诸侯。
兖州,一时无主!
昌邑城内,群龙无首,一片混乱。
别驾王彧、治中万潜等州吏惶惶不可终日,既担心黄巾乘胜西进,直扑州治,更恐惧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前来抢夺兖州地盘。
消息传至琰堡,蔡琰虽早有心理准备,但事到临头,心中仍是一震。
她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历史的车轮在这里出现了偏差,刘岱的死期似乎比记忆中稍早,但这无疑给她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议事堂内,烛火通明,所有核心成员脸上都带着激动与凝重。
“主公,刘岱既死,兖州无主,此乃天赐良机!”
蔡谷首先按捺不住,声音洪亮,“我等当立刻出兵,东进昌邑,夺取州牧之位!”
徐庶相对冷静,摇头道:“蔡将军稍安。昌邑乃州治,各方瞩目。我军虽新得四县,实力有所增长,然欲取州牧之位,名望、实力皆尚不足。贸然东进,恐成众矢之的。”
陈群赞同徐庶:“元直所言极是。如今兖州,内有黄巾未平,外有强邻环伺。袁绍、袁术、曹操,乃至徐州陶谦,谁不对此富庶之地垂涎三尺?此时谁先冒头,谁便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石韬道:“那依诸位之见,我等当如何?”
蔡琰静静听着众人的争论,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
她深知,此刻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她想起了记忆中,刘岱死后,是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入主兖州。
如今,鲍信仍在,曹操也仍在东郡,历史的大势,仍有强大的惯性。
“昌邑,我们不去争。”
蔡琰终于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至少,现在不去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