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纪、杨弘自觉无趣,糜竺亦知难有结果,三人只得悻悻告退。
众人散去后,蔡琰独坐厅中,手中摩挲着那卷冰凉的竹简。
徐庶低声道:“主公,今日连拒三方提亲,只怕……”
“无妨。”蔡琰打断他,目光清明而坚定,“今日我拒的不是姻亲,是附庸之位。他们今日见我强硬,短日内反不敢轻动。至于……曹操此人,果然厉害。”
她站起身,望向厅外蔚蓝的天空。
凤非梧桐不栖。她这只浴火重生之凤,岂会轻易落在凡枝之上?
她的梧桐,当是这万里江山,煌煌盛世。
使者离去后,琰堡外松内紧,蔡琰召集核心僚属议事。
“陶谦、袁绍、袁术三家提亲虽已回绝,然其心未死。”
徐庶首先开口,“尤其袁术,据闻其使者杨弘返回后,袁术甚为不悦,言道区区女子,安敢如此。”
陈群皱眉道:“袁公路骄横,不可不防。倒是曹孟德,只遣荀文若赠书,其意深远。”
蔡琰端坐主位,指尖轻敲那卷《孙子兵法》注解:
“曹操此举,高明之处在于不言而言。他不提姻亲,不索盟约,反而赠我急需之兵书,既示尊重,又显格局。此人不拘小节,志在天下,将来必是劲敌。”
她转向蔡谷:“谷叔,堡防还需加强,尤其通往南阳、冀州方向,要多设哨卡。”
“诺。”蔡谷应道。
“元直,商路不可断。”
蔡琰又看向徐庶,“与黑山军的交易要扩大,我们需要更多的战马。河内方向,也要设法打通。”
“属下明白。”徐庶点头,“只是...各方势力环伺,我琰堡地小民寡,长久下去,恐难支撑。”
蔡琰微微一笑,取出另一卷帛书:“此乃文若先生临行前,私下赠与我的。”
徐庶接过展开,神色渐渐凝重:“这是...”
“兖州东部、青州部分郡县的势力分布图,以及各郡太守的性格分析。”蔡琰语气平静,“文若先生此举,是在指点我们破局之道。”
陈群恍然大悟:“文若先生这是暗示我们向东发展,勿要西进与其主争锋?”
“正是。”蔡琰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西方有曹操、袁术,北方有袁绍,皆非善地。唯有向东,青州黄巾肆虐,刘岱无能,孔融儒弱,正可为我们提供发展之机。”
她转身看向众人:“传令下去,即日起,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斥候营,由元直统辖,逐步向东渗透。我们要开辟新的天地。”
“诺!”众人齐声应道。